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2022-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清韵美学

明末大收藏家卞永誉,博物通古,每评画,多有识见。

他在评北宋范宽的《临流独坐图》时,认为此图:真得山静日长之意。

明 · 唐伯虎  山静日长册页

这个“山静日长之意”蕴涵着中国艺术的一篇大文章。他突出了“静”在中国画中的地位。

黄公望说:诗要孤,画要静。

这里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

▲ 宋 · 范宽  临流独坐图  绢本淡设色

关于山静日长,历史上曾有热烈的讨论,它始于宋代唐庚(字子西)的一首《醉眠》诗。诗这样写道: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唐子西并不是一位太出名的诗人,但他这首诗却非常著名,它描绘的是艺术家期望超越的境界。

▲清  石涛 《山水十二帧页》

宋代罗大经写道:

唐子西云: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

苍鲜盈阶,落花满径,

门无剥啄,松影参差,

禽声上下,午睡初足,

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

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友,

问桑麻,说粳稻,

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饷。

归而倚杖柴门之下,

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

变幻顷刻,恍可人目。

牛背笛声,两两来归,

而月印前溪矣。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彼牵黄臂苍,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耳,乌知此句之妙哉!

他在唐子西的诗中,识得人生的韵味,体会到独特的生命感觉,他以自己的生命来映证此诗境。

明 · 唐伯虎  山静日长册页

时间是一种感觉,阳春季节,太阳暖融融的,我们感到时间流淌也慢了下来。

苏轼有诗谓: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在无争、无斗、淡泊、自然、平和的心境中,似乎一切都是静寂的,一日有两日,甚至片刻万年的感觉都可以出来。

正像元代一位诗人(郑元明)所说的:懒出户庭消永日,花开花落罔知年。

清代安徽画派画家程邃(公元1605-1691年),字穆倩,号垢道人,画山水喜用焦墨干笔,浑沦秀逸,自成一家。

他是名扬天下的篆刻大家,融金石趣味于绘画之中,其画笔墨凝重,于清简中见沉厚。

▲明 • 程邃  山水册页

上海博物馆藏有他的山水册页,十二开,这是他84岁时的作品,风格放逸。其中一幅上有跋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此二语余深味之,盖以山中日月长也。

这幅画以枯笔焦墨,斟酌隶篆之法,落笔狂扫,画面几乎被塞满,有一种粗莽迷朦、豪视一世的气势。

这画传达了艺术家独特的宇宙体验。

表面看,这画充满了躁动,但却于躁中取静。

读此画如置于荒天迥地,万籁阒寂中有无边的躁动,海枯石烂中有不绝的生命。

这种永恒感其实是一种真实的人生感受,并非为哲学家所专有。

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画家对永恒的追求,可能有很多画就读不懂。

▲明 · 程邃  《千岩竞秀图》  纸本水墨轴

倪云林的《容膝斋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云林生平的重要作品。

此画的构图并没什么特别,是云林典型的一河两岸式的构图:

画面起手处几块顽石,旁有老木枯槎数株,中部为一湾瘦水,对岸以粗笔钩出淡淡的山影,极荒率苍老。

这样的笔墨,真要炸尽人们的现实之思,将人置于荒天迥地之间,去体验超越的情致。

一切都静止了,在他凝滞的笔墨下,水似乎不流,云似乎不动,风也不兴,路上绝了行人,水中没了渔舟,兀然的小亭静对沉默的远山,停滞的秋水,环绕幽眇的古木,静绝尘氛,也将时间悬隔了。

这可能就是永恒了。

▲  元 倪云林《容膝斋图》纸本墨笔

倪云林在题钱选《浮玉山居图》跋中有诗道:

何人西上道场山,山自白云僧自闲。

至人不与物俱化,往往超出乎两间。

洗心观妙退藏密,阅世千年如一日。

山静日自长,千年如一日,这就是云林理解的永恒,永恒感不是抽象的道、玄奥的终极之理,就是山自白云日自闲,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心不为物所系,从容自在,漂流东西,就是永恒。永恒就在当下。

云林有一诗写道:

逍遥天地一闲身,浪迹江潮七十春。

惟有云林堂下月,于今曾照昔年人。

他超越乎两间,感受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永恒精神。

▲元·钱选 《浮玉山居图》设色纸本

▲元·倪瓒 题钱选《浮玉山居图》

佛教将时间分为三际:过去,现在,未来。

时间在流动,转眼就是过去,人们具体的生活是在时间中展开的,时间裹挟着欲望,岁月昭示出生命的短暂。

时间催促着人,时间也会引起人的嗟叹。

有很多中国艺术家看到这一点,他们要“断三际”,要“高蹈乎八荒之表,抗心乎千秋之间”,要挣脱时空的束缚,放飞自己;

要揭开时间之皮,看看其中所隐藏的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中国哲学原本强调于极静中追求极动,从急速奔驰的时间列车上走下,走入静绝尘氛的境界,时间凝固,心灵从躁动归于平和,一切目的性的追求被解除,人在无冲突中自由显现自己。

一切撕心裂肺的爱,痛彻心府的情,种种难以割合的拘迁,处处不忍失去的欲望,都在这种宁静中归于无。

明 · 唐伯虎  山静日长册页

如苏轼诗中所说:此心初无住,每与物皆禅。

心灵无迁无住,不沾不滞,不将不迎,时间的因素荡然隐去,此在的执着烟飞云散,此时此刻,就是太古,转眼之间,就是千年。

千年不过是此刻,太古不过是当下。

明 · 唐伯虎  山静日长册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