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六大层次
2024-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明哥001
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分6大层次。
第1个层次是现象层,即看到的都是纷繁芜杂的表面事物。
第2个层次是工具层,即不但看到了各种表面事物,还在表面事物中总结及归纳出了工具,通过工具更好地完成表象的工作。
第3个层次在方法层,就是在工具的基础上,能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及行为方式,并解决方案化,从而能持续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第4个层次在方法论层,就是不仅能总结出方法,而且还能将方法系统化,形成一整套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体系或者系统,从而从全局层面,而非局部层面解决问题。
第5个层次是框架层,框架比方法更为抽象,是人类对底层规律进行探究及抽取、封装之后形成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原理级存在,能普遍适用于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问题解决。
第6个层次是认知层,认知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层次,张一鸣说:“你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就是你的竞争力;你对一件事情的认知越深刻、越有竞争力”,认知所有竞争要素中最底层要素,认知就是你对事物最底层的规律触达能力,如广义相对论的最底层规律就一个公式E=MC2,认知要素是一个人所有竞争要素中最难建立的要素。
复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