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两个月晚睡晚起后,居然感觉有点爽?!
-1-
“为了提高效率,发明不用睡觉药(无任何副作用),你支持投入使用吗?”
这是第七季《奇葩说》上的一段辩题,不瞒大家说,我看到这个辩题时,完全是出于本能地脱口而出:支持。
原因很简单:我困!
和因为工作加班导致的困倦不同,失眠最难受的地方在于,明明已经躺在床上却辗转反侧,甚至困得头晕胸闷但就是睡不着,你能想象到眼睁睁看着窗外的太阳升起的绝望吗?
前段时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20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平均入睡时间为23:55,80%的人有晚睡习惯,超过3亿中国人出现睡眠障碍,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而且因为疫情,人们的睡眠时间整体延迟了2到3个小时,对睡眠问题的搜索量也增长了43%。
看来睡个好觉对很多人而言都不容易。
-2-
去年,在写年度盘点时,总结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要警惕那些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伪问题折磨自己。
比如神经兮兮的对一些数字敏感,就像《武林外传》里跟莫小贝比武的华山派掌门岳松涛,喝杯茶发现茶叶是44叶都觉得不吉利,要再加22叶,凑成六六大顺。
又或是因为看到一则新闻:
某个姑娘下班回家,突遇地面塌陷坠落去世,媒体发现她朋友圈的最后一条,是拍摄了两张当天彩虹的照片,并在照片后附言好兆头,就觉得彩虹是很恐怖的,以至于每次看到彩虹都生怕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听起来是不是就觉得很搞笑?
别人都在忙着为生活创造仪式感,我却硬生生给生活刨坑,总是把两件完全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强行捆绑在一起吓自己。
虽然从逻辑上自己明明知道这就是典型的因果谬误,但还是忍不住瞎联想,而释然的那一刻是突然意识到这种行为很可能是自己对自己的PUA。
关于PUA的解释不再赘述,它的本质就是通过摧毁一个人的自信从而实现对其的精神控制。
而摧毁的手段,最常见的就是把一些原本不是问题的事情变成问题,我们讨厌被别人PUA,却在不知不觉中对自己PUA。
意识到这一点,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也养成了一个习惯,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第一反应不再是急着想解决方法,还是往后退一步问问自己:这是一个真的问题吗?
比如我们必须早睡早起吗?
-3-
关注睡眠健康的朋友,估计都看过下面这张图。
图中的女子名叫Sarah Chalmers,是英国伦敦大学开展的一项关于睡眠实验的参与者,她被要求分别连续五天只睡6个小时与睡8个小时,观察面容有什么变化。
结果显而易见,每天睡眠8小时的Sarah Chalmer比只睡6小时精神面貌好很多,于是很多人就把睡够8小时当成衡量睡眠质量好坏的终极目标。
但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
有时睡8个小时反而比睡6个小时醒来更疲惫,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就藏在睡眠周期里。
在生理学上,人类的睡眠结构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REM)。
来源于《 powerful Sleep 》入睡期、浅睡期可以理解为睡觉的前奏,此时脑部运动开始放缓,人会逐渐进入到睡眠的状态里。
熟睡期和深睡期合在一起便是大家理解的深度睡觉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睡得最香,睡眠质量最高,但如果在这个阶段醒来,人便会感到异常困倦,脑袋昏沉沉的。
快速动眼期(REM)是睡眠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睡眠逐渐进入苏醒的状态,这个时候脑部活动增加,做梦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在这时候醒来,短暂困倦后便会精神抖擞。
当我们睡着时,睡眠的不同阶段便会交替出现,每交替一次即为一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约90-110分钟,也就是说,人一晚上会有4~5个睡眠周期。
有人觉得睡8个小时比6个小时还困,就是因为受个体睡眠周期的影响,睡满8小时正好处在深度睡眠状态,此时醒来便会觉得精疲力尽。
所以,睡多久不是关键,关键的是找到自己的睡眠周期,以便让自己在REM阶段醒来。
除了睡眠周期长短的不同,每个人的生物钟也不尽相同。
在《The Power of When》一书中,作者Michael Breus就将人类睡眠类型分为海豚,狮子,熊和狼四大类。
海豚型睡眠的人睡眠非常浅,很容易被惊醒;
狮子型睡眠的人,喜欢早睡早起;
熊型睡眠的人,生理时钟和日出日落基本同步;
最后一类便是狼型睡眠,这类人喜欢晚睡晚起,越到晚上越精神。
四类睡眠类型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类型不同而已,就像《睡眠革命》中,作者尼克·利特尔黑尔斯所说:“这个世界上既有英国撒切尔夫人这种每晚只需4到6小时的人,也有像网球传奇罗杰·费德勒和飞人博尔特这种每晚需要睡10个小时的人。”
结合这些知识点我就在想,会不会必须早睡早起的观念也是一个自己创造出来的一个伪命题呢?
会不会自己就是狼型睡眠的人,更适合晚睡晚起呢?
所以,和往常写时间管理提倡大家早睡早起相反,这次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做一场关于晚睡晚起的实验。
对此的实验从春节假期一直持续到现在,算算也有2个月的时间了,不长也不短。
在最开始的阶段,当我丢掉必须早睡早起才是健康生活方式的观念后,因为没有了熬夜的负罪感,瞬间感觉自己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每天晚上,如果睡不着就起床看看书,码码字,等到困得厉害时再上床,有时候是1点,有时候2点,又或是3点。
你还别说,那段时间我的工作效率确实提高不少,甚至开始享受起夜间码字没人打扰的惬意感。
看到这里,可能你会纳闷,这篇文章难道是劝大家晚睡晚起吗?
并不是。
能够早睡早起的时候,建议大家还是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没有必要为了改变而改变,去尝试一个可能伤害身体的新作息。
但当你发现自己实现不了早睡早起时,不如先卸下必须早睡早起的心理负担,通过做实验的方式找到你的生物钟,说不定你本身就适合晚睡晚起。
-4-
当然了,凡事有利有弊,在尝试晚睡晚起的第二个月,虽然自己睡眠时长没有减少,但黑眼圈的情况确实比以前要严重的多。
整个皮肤的状态也不如从前,关于这一点,知乎答主@俞晓在《熬夜对外貌影响有多大》中引用了大量科学的论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篇幅原因不展开详述,直接上结论:我们的皮肤是有昼夜节律的。
白天皮肤的防护能力最强,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紫外线,保护皮肤弹性,降低水分流失。
而到了夜晚,皮肤的这种防护能力便会下降,与此同时,皮肤修复能力开始增强,主要功能是修复皮肤白天所产生的问题。
所以,早睡早起皮肤好的说法并非空穴来分,熬夜黑眼圈更重,正是因为晚睡晚起打破了皮肤的节奏,尤其是大大缩短了夜间皮肤的自我修护时间。
除了身体上的变化,晚睡晚起还会引起一些社交上的问题。
毕竟人都是社交的产物,不可能完全随性而来,即便是自由职业者,睡到日上三竿的想法也不太现实,毕竟甲方大佬们都是正常的工作作息,人家确定好一个时间后,我总不能告诉他:要不咱晚上1点再聊?
总之,实验到这里,关于晚睡晚起的优劣自己也有了直观的感受。
虽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在这2个月的实验中,自己遇到了不少问题,但通过2个月的实验,至少让我丢掉了必须早睡早起的执念,也明确知道2、3点才睡的作息对身体的伤害不容小觑。
-5-
最后,分享一些帮助大家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
虽说每个人熬夜的原因千差万别,但主要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理上的失眠,另一类便是心理上的失眠。
首先针对生理上的失眠。
要观察自己是不是因为睡前总是剧烈运动,导致神经兴奋睡不着,又或是另外一个极端运动太少,以及晒太阳不够导致褪黑素的分泌不足。
众所周知,褪黑素是影响入睡时间的重要原因之一,褪黑素分泌的越多,人的困意就越明显,反之,则会越清醒。而影响褪黑素分泌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光照。当哺乳动物处于黑暗中时,褪黑素分泌活动立即加强,当转为光亮环境时则即停止分泌。
所以,想要提高睡眠质量最好打造一个无光源的睡眠环境,选择遮光性能更好的深色窗帘,还有不得不提的手机,因为其过亮的光度,不仅伤害眼睛,还会严重降低褪黑素的分泌。
被蓝灯照射半小时后褪黑激素下降60%所以,睡前也别忘了把电子产品放在伸手够不到的地方,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犯罪”成本。
其次是心态上的失眠。
在晚睡晚起的2个月时间里,很多时候自己熬夜并不是因为失眠,而是心态上觉得11点就上床还太早,完全没有该睡觉的想法。
还有一种情况便如杨天真微博所写,因为焦虑未来,想睡睡不着。
针对这种情况,除了推荐大家利用睡前笔记清空大脑,更建议你我就像《绿皮书》中所说:
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上班就认真工作,笑就尽情大笑,吃东西时,就像是最后一餐那样去享受。
同样的道理,睡觉亦是如此,到了睡觉时间,能认认真真把觉睡好就是最厉害的。
以上就是我这两个月的感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后,祝大家都能躺床秒睡,一觉睡到大天亮~
作者简介:
用时间酿酒,没有太多成功经验,倒有不少失败教训,愿你我都少走点弯路。新书《反本能2:如何对抗人性弱点》已上架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