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动和被动
上了一天班,坐在那个逼仄的格子里对着电脑屏幕八个小时,下班之后又累又烦,人们就有了回避需要。这时候有人去健身房出一身汗,有人拿一本《从文自传》到咖啡馆细细品读,也有人回家躺到床上,刷一刷微博,刷一刷抖音,刷一刷手游,刷一刷朋友圈——同一种需要,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行为。如果我问你,这是为什么呢?你会怎么回答?
赶紧用手捂住下面,不要看!先想!
如果你
脑子里
有答案
了,
就接着
看吧。(详见文末tip1)
其实,需要就像发动机,能让车动起来,可具体往哪走,还得看人怎么开。外界产生一些刺激,使人有了需要,然后我们的大脑就会运作起来,对当前的状况进行分析、理解,再和脑中存储的知识、经验进行匹配,然后才能决定做什么来满足需要,接着再思考“怎么做”,明确如何做之后,最后我们才会行动起来。大脑的这一系列操作,我们统称为认知(可以简单理解为“思考”或者“想”)。对当前状况的理解是“前因”,这个理解导致我们产生具体“做啥”的决定,有了“做啥”还不够,我们还要搞明白“咋做”,最后人体机器才能发动起来。这个“前因”和“做啥”合起来就是动机,它来自于大脑对“当前状况”和“如何应对”的认知。
有些读者就要问了,不对呀,我刷个牙,洗个脸,上个厕所,也要想这么多吗?分明啥都没想呀!
我们洗脸、刷牙、上厕所的时候,大脑里的认知操作是肯定有的,只不过我们没意识到我们在“想”。就像蝙蝠的超声波我们听不到,但它飞的时候一定是发出声音的,否则它就飞不了。如果没进行认知操作,我们就不知冷,不知热,不知饱,不知饿;如果不和脑中存储的知识进行比对,我们怎么确定手上拿的是窝头还是冰激凌?我们在做这种习以为常的的行为的时候也是会进行认知操作的,也会按照上面的流程走,只不过我们意识不到,这种现象就叫行为的自动化。顾名思义,所谓自动化,就是不用你管,它自己就给你弄好了,一点不费事,它有简易、迅速精准的特点,它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
任何行为,一旦熟练掌握之后,就会进入自动化,使它可以方便、快捷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如果没有这个自动化的机制,那我们每次骑自行车都要先考虑一番——从左边上还是从右边上?用二牛的力够不够?要不然用三牛吧?可不能随便乱看,一定要目视前方。时刻保持脚踩下去的节奏感,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这还骑啥车,比走还累!
可是,在我们研究“如何成为想成为的人”的时候,研究自动化毫无意义。即所谓“习惯的力量”对于习惯的培养来说毫无意义。这就好比“吃饭的力量”,吃饭有啥力量,不就是能饱嘛,这不废话吗,对我们有意义吗,我们只要知道它就行了。需要我们研究的是“怎么吃上饭”,而不是“吃完饭会不会饱”;同样,在习惯上,我们也不需要“多看书”“多听多写”“多锻炼”这种“培养好习惯就好了”的建议,都是废话。问题是到底怎么培养?谁也不傻,谁不知道要培养好习惯,用你说?
这种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不会做啊?你学会做就好了”“你不是你想成为的那样啊?你变成那样就好了”,一个人要有所谓“培养好习惯”的能力,就是说他想要什么习惯就可以培养什么习惯,也就是说,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可以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种大神,还用你教?
一个行为养成习惯之后,它就可以自动化执行了,也就不用我们研究了。而它没有自动化之前,那么我们的自动化的行为系统里就没有它,靠自动化的话,这个行为就永远不会出现。所以培养习惯,重点是培养,变成怎样怎样的人,关键是怎么变,自动化可不管这些。
那谁管呢?就是与自动化相对的,有我们能够意识到的认知操作参与的行为。我们把这种有主动认知的行为称为主动行为。任何习惯的培养,任何个人特质的变化靠的都是主动行为。
需要产生之后大脑要对当前情况进行判断,与脑中的知识进行匹配,可如果脑中没有相应的知识,那就没办法自动匹配了,这时候要就需要我们主动获取知识,填补脑内相应知识的空白。而我们的思考方式与脑内知识的存储量也决定了我们得出来的动机是否可以恰当的解决当前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客观理解当前状况,又知道做哪件事可以解决当前问题,我们采取的行动就会比较有效;而如果我们什么都不懂,我们能做的就相当有限。
所以主动行为至关重要,没有主动行为就没有任何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任何发展。
说到“主动”,很容易想到“积极主动”,一听就知道是个好东西,而相应的“消极被动”,不用说,肯定好不到哪去。而自动化行为都是被动的。
自动化行为快速、精准、省力,可以帮我们维持生活的稳定。既然它负责维持稳定,就一定会妨碍变化的产生。
一提到“培养习惯”人们就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那些好习惯上,可那些好习惯我们都还没有,根据当下原则,基本上对我们没啥影响。而在那些好习惯养成之前,我们也是有很多习惯的,虽然可能不怎么好,可它们是我们现在有的东西,根据当下原则,它们一定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过去的习惯,过去的自动化行为是我们培养新习惯的最大阻力。比如遇到冲突习惯性装绵羊,冲突一发生,它自动就执行了,如果没有主动行为的话,那我们就永远无法和别人正面冲突,永远无法维护我们的自尊。
综上所述,“成为想成为的自己”所关注的是我们产生了多少主动行为,有多少主动行为就会有多少变化。再好的习惯,只要不是主动行为就不会产生新的变化。也就是说,想得到我们想要的,不在于我们每天在做的事有多好,而在于我们是否在主动做事。读书再好,你一天读十本,只要不是主动读的,就毫无意义。所以分辨一个行为是主动还是被动,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怎么分辨呢?很简单,看做事的人有没有主动认知(就是主动思考)。
比如说一段恋情出现危机的时候,我们就会听到一方说,“我改还不行吗?”,很多人想知道对方会不会改。根据我们上面的知识,你怎么判断对方会不会改?
先想,
捂上,
别看,
小心剧透,
想完再看。
很简单,我们只要问对方怎么改,如果对方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说明它认真思考过这件事,是有主动认知的,就很可能得到一些变化。而如果它啥都说不上来,就说明没主动认知,未来它会不会某一天开窍主动思考这事我们不确定,但至少现在,它不会有任何变化。
再比如开头提到的,上一天班,又累又烦,回家拿出手机刷刷刷,就是被动行为,因为没有主动认知参与。而上一天班,又累又烦,就去健身房锻炼,或者去咖啡馆看书,八成也是被动行为,因为也没主动认知参与,不过这两个自动化行为开始的时候都是靠主动行为培养出来的。
再比如上一章的评论中读者提供的例子,咖啡馆坐着的时候突然很困,本来打算再喝杯咖啡,后来想,咖啡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就改听音乐了。这就是主动行为,因为有主动思考。
在比如有些年轻的小伙子,为了追女孩,去学什么“泡学”。这个行为虽然很恶劣,但也属于主动行为。因为他去学之前肯定会考虑学费贵不贵,讲师靠不靠谱,学完有没有效果之类的问题,是有主动认知的。
这里讲一下为什么说它恶劣。两个人在一起,就像两个齿轮,能不能耦合的关键在于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而目前为止我所观察到的“泡学”的那一套,是教你怎么样装成能和对方耦合在一起的人,不管你是不是,只要能让对方认为你是,就行了。这就好像卖东西,不管你的东西有用没有用,只要让对方觉得它有用我们就可以把东西卖它——这是诈骗。而学习“泡学”其实就是在学习情感诈骗的技巧(至少目前我见到的是)。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识破这些情感骗子呢?学习什么才是真正对我们恋情发展有益的呢?那还用说嘛,等作者的恋爱系列文章呗。
这一章我们主要讲了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的作用和区别,需要大家锻炼的区分二者的能力。练习也很简单,自己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分析几个基本就会了,不知道怎么分析的话,就再读一遍。
最后有一个思考题,我们说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的最大差别就是有没有主动认知,那么这个主动认知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在行动之前我们要做哪些思考?
tip1:这里是带大家做一次边阅读边思考的练习。阅读的时候想到任何东西最好先停下来想,想明白再接着读。所有我们读到的都是作者的,我们想到的才是自己的。
(二)主动和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