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班二三事——对话
早晨,男生来到办公室,拿出一个红红的苹果,双手递给我:“张老师,祝你平平安安!”“谢谢你!我收下你的平安,但张老师不要苹果。”“你必须要,不然我就不离开办公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唯独面对他,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我不想让他觉得自己依然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好吧,那就放在这儿吧。张老师这里有糖,你挑一个,我也祝你快乐。”
他挑了一个糖,心满意足地笑着走了。
苹果留在办公桌上,芳香四溢。
那颗糖也会是香甜的。
二三班二三事——对话“昨天的作业有多少同学选做了?”
唰,举手一大片。
“有同学愿意读一读自己的日记,分享给大家吗?”宁梓阳读了,大家开始集中在另一名同学身上,而他并不想读。
“我们可以勉强别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女生说:“可是我妈妈总是让我做她自己做不到的事。”
“你觉得很难,是吗?”“是啊!她自己都做不到。”“首先,你妈妈是教育你的人,你需要听她的教导。”“哦。”“如果你做了妈妈做不到的事,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女生的目光里写着茫然。“如果你只做妈妈能做到的事,那你就会成长为跟妈妈一样的人。如果你做了妈妈做不到的事,你成为比妈妈更厉害的人,这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道理。那你想怎么选呢?”她点头说:“我明白了。”
可是,潜意识允许不允许我们超越自己的父母呢?不敢超过父母,这是许多人需要一辈子去突破的枷锁。
真心祝愿我的学生们都有超越的勇气。
回家,我和儿子分享了这个对话片段。儿子说:“这个女生真的很幸运。”“怎么幸运的呢?”“如果你不这样跟她说,她会在心里憋很久,那她该多压抑。你这样跟她说了,她就会换个角度去想了。其实你说的这些话也可以用在回答很多人说的那段话上,就是父母不会飞,下个蛋,让孩子会飞。就是因为父母自己飞不起来他们才希望孩子能飞起来呀。”“哇哦,是啊!我还没有联系到这句话上呢。我把你的话写出来可以吗?”“可以呀。”
二三班二三事——对话“张老师,无论是看图写话,还是写短文,为什么你都那么会写呢?”女生问。
“因为我读书读得多呀!”此刻,我必须认同她说的我会写,我也必须夸张地表现我热爱读书的样子。
于是,我用我拙劣的画技在黑板上画出我理解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你们读书读到可以质变的量时,你们也可以写得很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一个男生说:“张老师,我从今天开始好好读书可以吗?”“当然可以了!每天读一点,你也可以至千里!”他憨憨地笑着坐下。
二三班二三事——对话默读《雪孩子》。
“张老师,我有个问题——雪人怎么可能会走路呢?”
这个问题可真是尴尬了。
“你们读这篇《雪孩子》,喜欢吗?”
“喜欢!”“我最喜欢这个雪孩子了!”
“你喜欢它就可以赋予它生命,这就是童话的神奇。童话故事就是这样,用拟人、夸张、想象的写作手法,写一个让人感觉温暖、感到美好的故事。当我们在读童话故事的时候,只要感受它带给我们的美好感觉就足够了。在想象的天地里,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我们去思考童话的真实,还有趣吗?”“那多没意思呀!”
是缺乏感知美好的能力还是被管教得太死板呢?是缺乏想象力还是被抑制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呢?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呵护孩子宝贵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二三班二三事——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