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乡亲(05)息事宁人2120
这事发生在2024年4月21号,农历三月十三,必须注明十三,三九过集,这事和过集有关。
上午正坐在缝纫机前忙活,由远而近传过来有骂街的声音,说骂街有点过份,应该是嚷街,喊街。人家这次确实没有说脏话,只是边走边喊,声音大了些,而且听出来很着急。
不用看就知道是邻居小池的声音,她一贯“骂街”是家常便饭,她常在街里骂人多数骂的是自己的丈夫,偶尔捎带骂别人也是口头语,也因为这一片的邻居都不是爱学舌的人。再说了,这一片邻居也没几户,她前邻居是一个才搬过来一年的三十多岁的光棍汉,后邻居是条大街,左邻居是个失去男人的七十多岁的妇人,原先她们两家不说话,房连着,大门对屁股开着,正面打交道很少,都是邻居,冤家宜解不宜结,糊里糊涂好了,现在她们见面就打声招呼。
右邻居就是我们了,我们和她是隔一条街的对门邻居,原来我就说过她丈夫小乔的事,有送货的车来了,不管停在我这边哪个方位,都会挨小乔出门或者进门的事,他就会在他门口大声嚷嚷。
我这人不找事,但是,我一次会忍,两次会忍,再三“欺负”我了,实在忍无可忍了,也就不会视而不见了。
他不喊名字我永远都不搭腔的,俗话说,有拾东西的,哪有拾骂的啊。
有一次,又有一个送货箱车停在我门口给了,小乔从地里回来,他像吃了枪药一样,喊着我老公的名字嚷嚷,把车开走,把车开走,以后就不能停在这里。
当时如果老公在家,我也就不吭声了,那次他明明知道老公去了市里了他还大喊大叫。有时候我甚至想过,他是不是嫉妒啊?他原来也开过门市,不过,一年还没到头就不干了,他老婆不认字,咱不是瞧不起不认字的啊?东边一个太太,也不认字,人家开了十几年门市,现在岁数大了,不干了。
小乔太精,他的外号叫“奸巧” 和他一个小队的人一说起他来都是一句,“啊,他呀,谁不知道他啊!”
我奔着乡里乡亲,邻里邻居的,都知道远亲不如近邻,何况前几年我家老闫经常不在家,有事了还是需要邻居帮忙的。
他不直一次这样喊叫了,不点名,我都不吭声,那次我实在忍不住了,送货的走了,我出去说话了。我说:“小乔哥,有啥话不能好好说吗,你喊这么凶干啥,还喊着小国小国的名字才喊呢,知道的说你声嗓高,不知道的认为咱两家多大的仇呢。”
他还是高嗓门很凶的样子说,“我门台高不知道啊,电车电瓶又老了,一次上不去了,撞到车了怪谁啊?”
我也不示弱:“门台高了锛门台,车停在哪边也碍你的事。”
他说:“你锛门台我也不锛,你看你看,我的房子都吊着间(地基)呢,再锛门台房子就倒了。”
我说,你不能把地基挖深些啊!
他说,不是没钱啊,谁像你家啊,公路面底下还挖了一米多深深,你们还打了地梁,当初盖你那房子你算算全村可没几户啊!
小女儿回屋就笑个不停,女儿说,我说他奸猾吧,你还不信,你看盖他自己的房,他还偷工减料。地基不打好,还想压倒别人,把台垫这么高,现在受罪的是他自己啊。
我说,人都是这样,只想从外界压倒别人。
后来又有一次,本家一个叔叔过来买烟,把电三轮就停在我门口了,这个叔叔可不是一般人,小乔不知道是谁的车,从地里刚回来就在街里嚷嚷,谁的三轮车,快给我挪挪!
本家叔叔也不示弱,这是你家的地方啊,又没停你那边,你嚷嚷啥呢。
小乔一看是“他”本家叔叔,立马嬉皮笑脸地说,就知道是你的车,我才喊呢,要不你能给吵啊。
本家叔叔,也笑着这说,有事好好说,嚷嚷没用。
黑,还别说,从那以后,小乔真的改了,送货了来了再停车,他也笑嘻嘻地说,以后停车错开我门口,门台高,上来下去都碍事,碰到谁了都不好。(以前他可不是这样,错开门口他也是嚷嚷)
今天小池从集市上走过来,手里掂着一代蔬菜,一瘸一拐地边走边嚷嚷,现军你给我出来,你碰我一下子就这么了了啊?说话也好,不说话也好,你车子撞到我了,给个好话也行啊,就这么不吭不声就了啦?
现军,明确的说,是我老公的亲堂哥,二叔的大儿子。
小池就这么走来走去大声吆喝着现军的名字,我从监控里看得一清二楚,声音清清楚楚传到耳朵里。不管怎么吆喝,也没见有人回应她,我充耳不闻感觉有点不够意思。
就出门走到街里去了,到了街里,小池还是吆喝,还是那几句话,她也没明确对我说,过路的人谁也不闻不问 就这么匆匆路过。
我出屋了,也没问咋回事,就故意泼泔水,在街里呆了一会。一会看现军从南边走过来了,在我门口的还有一位老人,她有80多岁了。
这时候,小池指点着比划着大声吆喝着:“这么多人你车子为啥专门往我身上碰,碰到我了还不吭声。”现军从自行车下来,一脸懵逼的状态,苦笑着说,骂了半天骂我啦?我是推着车子呢,人这么多,我哪里看到是谁呢?现军说着没停步,就回他家了。
在街里那为老妇人,也说小池
小池被他老公小乔也叫回家去了,一会现军二弟过来买了两盒12块钱的烟,说是去小乔家里去呢。后来就没再听到小池喊叫了,哟呵了。
现军和小乔两家多年以前吵过架,至于为啥,旁人谁能说的清呢?只怕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吧?
下午的时候,现军媳妇堂嫂来到我这里打问事情,堂嫂说,小池在街里骂人啦?我如实说,人家没骂,只是喊了。
堂嫂说,你哥哥耳聋,集上人又多,没听到说他呢。
这个事到此为止了,后来也就再没有听到小池两口子提起这事,小池也没在街里吆喝了。
如果都奔着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哪有什么事情不能担待点呢?
写于2024年4月26号晚,晴。上午有风,晚上老公又去浇地去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