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哲思

我的包包在哪里?

2021-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莲子心1212

        有个二胎妈妈问连岳,自己二胎后上班,年薪十几万,老公年薪四五十万,年终了,想买个一万多的包包,但老公不同意。在公号上问连叔,买个一万多的包包奖励自己妥否,希望得到连叔的指点。

        我瞅了瞅自己角落里的包,几百块钱、少皮无毛,用了几年都不记得了。

        连叔的指导,首先二胎妈妈是个好老婆;其实要求符合比例原则原则,是老公的周薪,完全负担得起。自己爱的人,勤奋工作了一年,想要好一点的礼物,当然是秒速打钱,或飞奔着去买。

        翻阅留言,更精彩。有个女主的痛苦是:老公收入一般,但会冷不丁买一些很贵很丑的礼物(有点儿凡尔赛);另一个女主的痛点是:自己买一双鞋子都上千,老公还穿50一件的T恤;还有个女主,老公赚钱也多,也同意自己买好一点的礼物,自己却不舍得;还个男主咬牙给女朋友买了心心念念的雅诗兰黛套装,看到她开心觉得值了;更有个中年大叔留言说,珍惜还有明确物质需求的老婆吧!

        留言很长,各种精彩,各种吐槽,五花八门,有趣有料,我也不是仅仅为了看热闹,是打心底里对这些追求幸福的人涌起敬意。

        他们看似零碎的,有未得之苦恼,有得之愉悦,组合起来就是一幅生动的清明上河图。

        扭头又瞅了一眼我的旧包,依然未有涟漪与冲动。当然经济条件不允许去想一万的包包。

        连叔的回答回应了大部分赚钱的意义,让爱的人生活舒适,钱会让爱、帮助和善良更有力量,而不是让钱变得吝啬与冷酷。

      但这并不代表我不去追求幸福。

      “一个人的幸福总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幸福同一个人的视野、工作范围,和其对世界的观点为协调对应,并受其制约和限定。”叔本华曾说过。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里追求幸福。

        怎样协调这种幸福的有限性,有钱的烦恼、没钱的苦恼、有爱没钱的酸楚、有钱没爱的忧愁,不一而足。

      也许你留意到了许多质朴宜人的田园诗,比如,“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些诗歌里的人们生活幸福、心境安宁,这恰恰是田园诗能给予人愉悦心情的本质,人们不自觉地向往一种宁静的幸福状态。

        古代致仕归隐也是追求幸福的一种方式。

        这与叔本华的思想不期而遇,叔本华认为生活方式简单质朴,有规律,如果没有让人感到乏味,是有益于幸福的。

        就像每天坚持晨跑,每天能够阅读,让自己感到生活就像一泓涓涓细流,安静地流向远方,没有涟漪,心神宁静,没有烦恼。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一个人性情稳定,每天固定的时间坚持同样的事情,有迹可循,他更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如果一个人能够经常在宁静的环境中,通常不会盲目做决定,因为他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这就是我的包包,我很明确它一直在那里。

龟山晨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