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生活(一)
2018-01-22 本文已影响0人
芝麻芝麻开门
昨天傍晚从冬令营回来,孩子的情绪有点低落,说不想学习了。很烦躁的样子。最后竟然哭起来,说一提“学习”两个字就很烦。他晚上的任务是做课件(学习英语的内容),弹琴,阅读加读后感,不过这个一直没有顺利进行下来过。看他委屈的样子不免有些心疼。我也觉得不能再催促孩子学习了,他也需要一个不被这些事情打扰的时间,好消化所有事情带给他的感受。当然孩子是消化不了的,这种年龄只能是释放一下情绪,大人何况不是如此呢?他哭哭啼啼地说,不要再提“学习”两个字了。我说好。他接着说你跟爸爸说说吧,我今晚什么都不想做。我有些犹豫,我跟他爸爸正闹矛盾,我先开口实在有些为难,这就尴尬了吧。看来,任何事情包括关系要未雨绸缪才能有备无患啊。为了孩子硬着头皮问他爹的态度吧。他爹喊他出来,当时孩子在卧室,我们已经坐到餐桌开始吃饭了。说要带他去万象城,他说不去。正好到超市买东西,带他一起去,也不去。那想看电影吗?不是。想看电视吗?快接近了。我说,想玩体感机呗。孩子说是。我们都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孩子说玩过游戏就做课件和看书。
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做好了他想做的和要做的事情的安排,或者是说我们之前不想让他做和必须要他做的事情。我们安排和他自己安排,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差别,对孩子来说意义不同,每个人都想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只有自主才能带来思想上的自由。
现在想想只有接受孩子的情绪和行为,能够被看见,接下来他就能很快越过情绪的障碍,往前走了。大多时候我们总想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的安排孩子的时间,其实只是想让孩子按照大人的想法来做事情,省去了放手让孩子自主规划带来的混乱,限制了孩子自主能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