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层级-10.18活动总结

2020-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熊猫人和熊猫猫

1.你觉得改善人际关系应该如何做?

总结:讨论小组根据发展状态将人际关系分为3个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离断阶段。然后分别针对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讨论对应的策略。

1)关系的建立阶段

2) 关系维持阶段

关系维持,即确定朋友关系之后,做好关系的源远流长嘛。

3)关系离断阶段

人际关系里谁都不想面对这个阶段,无奈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一生之中我们会接触很多人,能够经历岁月变迁留在身边的,多数是双方惺惺相惜的结果。

人际关系的内容,上面我们已经讨论了这么多,更多的是从技巧的方向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我并不想鼓励大家为了使用技巧而学习技巧。也不希望我们带着明确的目标感去简单粗暴得达到目的。因为人际交往的艺术讲究的是相处的舒服感,只有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大家相处更舒服”的基础上,才不至于做出缺乏同理心的行为。

2.你认为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去找工作

总结:爱好、特长、能力提升、行业和平台

提到工作这个话题,我不禁想起来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坦白来讲的我认为,这本书当年之所以畅销,也只是因为标题掐中了广大青年的焦虑痛点:不知道从何业以及如何择业。看过这本书的朋友都知道,这位吐槽迷茫大作家的青春其实并不迷茫,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坚定。然而现实里,“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对中国应试教育下的我们而言,却是一件普遍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

1)兴趣爱好

讨论小组里的闯哥,拥有15年的从业经验,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分享了很多择业应该考虑的因素。其中最重要也最难得的一点就是兴趣爱好。当时他拿身边的一位朋友举例,这位从高中起就超级喜欢打游戏的朋友,励志要以游戏作为自己的职业,大学专业向游戏制作靠拢,从业择业也一直围绕游戏开发,在各个平台中获得丰富的行业经验,如今成为北京一家游戏企业的CEO。我们都认为这是最令人生羡的职业生涯,可是毕竟少数。

2)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存在试错成本)

当我们不能明确兴趣爱好时,退而求其次,充分了解自己,选择一份扬长避短的职业。事实也表明,当我们做自己擅长的东西,可以不断得从自我行为中获得正反馈时,也会逐渐喜欢当下的工作。谁能天生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适合什么呢?不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多试错。如果大家还年轻,还是坦然接受这份试错成本吧。

3)能力提升

这项因素,是年轻人尤其初入社会的职场青年需要注意的。我们不建议年轻人刚入社会便着急挣钱,还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提高自己的“职场不可替代性”。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属于专业范畴,它终将奠定我们40岁之后的职业稳定性。

4)行业和平台的选择

倘若喜欢挑战,新兴行业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创新和实现自我的机会。相比较传统行业,以及一些夕阳产业,新兴产业更受年轻人的青睐。
同样对于平台而言,成熟的大平台势必分工明确,工作模式流水线化,对于拥有丰富经验的从业者压力较小。同时,大平台会更加严谨得遵守国家劳动法规的条款,保障职员的应得利益。因而,对于需要顾及家庭的从业者(包括年龄偏大的年长者),大平台的优势更大些。

3. 你认为应该投多少钱在自我成长上?

总结:这个话题的目的是想讨论一下“理性的自我投资”。既不要在自我成长方面扣扣索索,也不要过分透支积蓄购买本不必需的“鸡血产品”。希望我们都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综合“时间成本”和“自我需求”考虑性价比,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1)自我成长考虑时间成本

最近几年,知识付费特别火。沟通能力提升课、情商提升课、编程技能课、演讲能力提升等等,每份课程的宣传都像一颗大力丸,好像买下它,就买下了一份“能力”的保障:但凡乖乖得跟着课程大佬学习,获得能力的提升便简单得只剩下时间问题。可是,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在生活节奏飞快的一线城市里,时间反而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买下一系例100时长的课程,课程本身的耗价加上时间成本, 我们是否值得消耗?无论经济条件如何,我更希望朋友们优先考虑时间成本与自我需求的匹配,相比较金钱,我们更容易因为“正确的时间做过错误的事情”而后悔。

2)充分的自我认知和学习欲望

同时,任何成长都需要被时间量化和见证。那些夸出海口的“短平快”能力提升课程,往往需要付出高度集中的精力和体力,才能收获真正的课程价值。倘若没有坚定的决心和毅力,仅仅跟随课程学习得敷衍了事,很容易踏入“自我感动式努力”,丢了时间和金钱,赔了夫人又折兵。
正因如此,我们认为自我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3)自我成长与金钱投入不一定成正比

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合适的方式方法并非只有“砸钱”一种。
讨论小组举例拜登克服口吃的例子很棒:
目前参加美国总统选举的拜登,小时候有口吃的毛病,性格坚强的拜登为了改掉这个坏习惯,口含石子坚持在镜子前背诵大段诗歌,这不仅让他改掉了口吃的毛病,还为他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演说家奠定了基础。
拜登克服口吃,并不是花了多少金钱、用了什么高深莫测的技巧。反而朴实的简单练习对他而言更有效。因此,正确的方法途径不是用金钱衡量的。自我成长的回报率与金钱投入未必成正比。

4)享受自娱自乐式成长(摆脱功利性)

明确的方向感确实很容易让我们的注意力聚焦,从而高效、快速得达到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努力方式貌似只适用于“模版化的成功之路”,即你的身边有活生生的获益模版。如此一来,更容易做一个“成功”的二手货,例如越南版李子柒(模仿式的成长,为了成功而成长)。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成长方式。最可怕的是,功利性得追求自己并不喜欢或并不擅长的成长方式而不自知,需要及时止损。
紧迫的功利性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聚焦于功利性反馈,而成长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倘若长时间没有感受到世俗可以量化的回报便很容易丧失动力,从而造成毅力缺失。然而事实上,成长最大的意义是“我成为一个更好的我”,因为“享受努力的过程”带来的自我改变,才不会轻而易举得说放弃。而功利性的人,很容易在世俗的指标无法量化之前就失去了探索的欲望。但是,幸运总喜欢奖励那些坚持到底的人,正是因为有了“坚持成长”带来的厚积薄发,这群原本仅仅“乐在自我”的成长者却意外成为了“机遇”的收割机。
如何摆脱功利,收获自娱自乐式的成长?这恐怕又将话题抛向我们刚刚讨论过的“充分的自我认知和学习欲望”。也正因如此,一个人在年轻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这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幸运的事情!

话题之外:('猫毛的价值论')
3个主题的总结之后,我特别想在这里继续重申“价值”:每一个人都拥有价值,而每一个人在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时,价值评估的标准也是不同的。我们会发现,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子女、伴侣甚至是最普通的朋友时,貌似都在习惯得使用“社会地位”和“财富”来衡量优劣。这套判断标准被广泛诟病,但却没有错。它们就像考生成绩单里的“排名”和“总成绩”,虽然由此判人有失偏颇,却胜在易于量化和比较。
我们身边的群体很少受宗教信仰的影响,因而“功成名就”这项被社会人普遍被追捧的标签,轻而易举得成为了社会共识性“信仰”(后面我就将它称作“社会信仰”了)。这次我们提到的“追求自我成长”,也是自我价值提升的一种方向,但却并非所有的“价值提升”都能成功且直白得转加于“社会地位”和“财富”。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懂,所以,我们理解有人为了高薪去学习编程课程,有人为了体面稳定的工作准备公务员考试,因为它们都能简单直接得通往“社会信仰”。而当一个人仅仅因为喜欢钓鱼而花费大量时间研究钓鱼技巧和器材时,很多人不能理解而更愿称其为不务正业和学业。但是,从拓宽认知范围本身的角度思考,它不是自我成长吗?不是价值提升吗?只是它看似很难高效转向“社会信仰”。这段话写这么多,其实想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不能被‘社会地位’和‘财富’衡量的价值存在,它很难被所有人看到,但并不代表它的存在没有意义。”
一个人,可以通过工作体现专业价值;可以通过购物体现消费价值;可以通过沟通交流体现情感价值… 因此,一个人的价值是多元的,正是因为多元化的价值存在,我们才有了丰富多彩的人际关系。还记得我们之前话题讨论过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互换”。正因如此,我们之所以成为朋友,是因为我们能够相互各取所需。因为拥有价值,我们才有机会吸引朋友。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情况下,个体必然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所有的事情,所以我们需要相互往来和合作,所以我们人际交往的本质,也是价值以不同形式在群体中互换和流动的过程。因此,只有产生交换,个体价值才实现了被社会认可的“存在的意义”。正如“参加工作并获得薪资回报”这件事,正是我们和老板的一场约定俗成的价值互换。我们辞去工作赋闲在家,没有了薪资并不代表我们失去了专业价值,只是我们没有发挥它“存在的意义”而已。从工作关系推广到基础的人际交往,以“通过钓鱼知识结交朋友”这件事举例,“钓鱼知识”只有面对真正喜欢它的人,才能通过价值互换辅助于人际交往。但是,它不像工作关系可以使用学历或工作履历证明专业价值的可交换性。因此人际交往里,不是每一份价值都能够用证书衡量,也不是每一份价值都能够被轻易认可,总需要带一颗坦诚助人的心,通过主动得奉献自我价值来体现它的可交换性,也收获受益者的积极反馈。投之以桃,抱之以李,这种持续不断的价值互换是关系维持的重要纽带。这段话写这么多,其实想说:“无论地位高低,无论贫贱富贵,任何人都存在可交换价值,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互换。只有产生交换,才实现了价值的存在意义。”(也如金钱,拿来交换生活物品,才算实现了财富的存在意义)

结合这一期话题做最后的总结:无论我们寻找什么样的成长方式提升自我价值,无论我们考虑什么因素将自我价值利益最大化,我们都始终生活在社会群体内,依靠价值互换相互来往,它决定了我们能否成为不可分割的朋友。还有,不要吝啬自我的价值奉献,使圈子内的价值流动起来,实现价值的存在意义。

写在最后:
在零层级,我们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一份价值,但凡提出来便已经实现了观点的存在意义,无论它被反驳还是被认可,不可否认得,它们都是别人给予的价值反馈,是否接受则需要自我考量。想起来凯旋曾说过,“我举办零层级只是想要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情怀使然所以不想牟利,很多人觉得这么做很傻,我也觉得自己傻。”举办了80多期之后,事实证明真的有很多人需要这个平台,“零层级”作为一项不能从“社会信仰”(财富和地位)的角度理解和衡量的价值,它的价值在参与活动的每个人身上实现了。而每一个人,来自八杆子打不着的社交圈,激情澎湃得输出观点时,被我捕捉到,写下这篇啰嗦的内容,便成为了我的价值反馈。
无论如何,“价值论”来自一名理工女的小脑壳,不可避免有错误和偏颇。也是我参加了这么几期零层级活动之后的深刻感悟。存在异议的小伙伴欢迎来零层级和我辩论或写在留言里,或者争取下期活动总结的写作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