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表达力》——有目的地学习是怎样一种体验 05

2021-12-30  本文已影响0人  无非_704d
1.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学习是无效的,而且不但看不到成果,而且进展缓慢?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动机不一样,有的人目标更具体、更有挑战性,对他而言价值也更大。
2.    学习的过程就像种树,目的就是那颗种子。我们阅读时既需要主题,又需要有目的,因为每一类知识框架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它的优劣。我们要通过实践找到它们的适用边界在哪里,以此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思考与体会:这句话应用在自己身上,感觉是再正确不过了。比如,年中的时候,我抱着好奇的心态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在训练营里,有许多写作能力不同的小伙伴,有全职的,有兼职的,有出过书的,也有刚入行的,不过她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她们的写作兴致非常高昂,个个都想在写作方面发挥自己才能。其中有几位,她们早早地为自己定好了未来的写作目标——出书、上稿等等。经过大半年的不懈努力,有的上稿了,有的写成了书稿,而反观自己,却因为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最终什么也没有达成,又回到了原地踏步。

记得老师说过,读书是需要带着目的,带着功利心去阅读,这样会更有效,更容易实现阅读目的。比如,我们不认识某个字而刻意去查询字典,通过查询之后得知这个字的意思,这就是目的性非常明确。所以说,我们不管做什么,最好有针对性地去做,这样的收获才会更大。

有句话说得好,“你都不知道要去哪儿,任何努力都是无用功。”平时我们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不然很容易让自己混沌不堪,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算一天。不知不觉又临近2021年岁尾,回头想想,这一年里自己什么都没有做成,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除了头上的白头发多了几根之外,自己什么收获都没有,甚是惭愧。

不管做什么,还是需要先定好目标,再按计划好好实施,而不至于东一榔头西一锄头,胡乱搞一通,最终是一事无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