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又怎么样?即便……那又怎么样?
最近我在小红书上学到了一个当陷入不会或无法解决的事,内心反复琢磨和猜想的精神内耗时,如何打破它的方法。
很简单,就是把“如果……怎么办”句型改成“如果……那又怎么样”或者“即便……那又怎么样”。
没想到今天上午我就派上用场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今天上午8:29分,我们当地一家和我们公司有业务往来的税务师事务所的项目经理小张在微信上找我帮忙。
小张找我帮忙,十年都难得遇上一次。每次都是我遇上业务上的难题了,主动找他咨询。
所以对于这次小张主动找我帮忙这事我是非常上心的。
小张找我帮的忙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发给我一张《工程造价管理》月刊的封面图片,请我帮忙问一下我们业务部门有没有这个月刊。
我行动力极强,立马就把小张发给我的图片转发给了平日与我对接工作较多的业务部门专工小刘,并跟小刘发微信消息:“小刘,你们部门有没有这个月刊啊?”
“我这里没有,我问下他们看。”小刘非常热情,是个热心快肠的女孩子。
很快小刘就告诉我:“小璇那里有,你问下她。”
谢过小刘后,我又把那张图片转发给小璇,并给小璇发了同样的微信消息:“你们部门有没有这个月刊啊?”
小璇说:“有,有最新的,今年5月份的。”
我喜出望外,立刻给小张发微信消息,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然后我就等小张跟我回消息,结果他一直没回。
给他发微信消息:“你问我们业务部门有没有那本月刊,回话有,然后呢?”
他不回。
给他打电话,他也不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内心里不太理解他:要我帮忙问别人有没有月刊,问到了又不吭声,那不就把小璇给悬着了吗?我也需要跟小璇给一个说法呀。
如果我一直不跟小璇回话,小璇会怎么想呢?
于是我问芳:“如果我问你有没有一本书,你回答有后,然后没有下文了,你会怎么想?”
芳说:“你的想法不代表别人的想法,你担心别人会有那种想法,不代表别人真的会有那种想法,你能不能不要想了,专心做自己的事!你能做的都做了,你甚至连电话都打了,你要接受这个现实,做永远比想好!”
顿时,我意识到自己又陷入遇到无法解决的事,内心反复琢磨和猜想的精神内耗了,突然想起自己在小红书上看到的那个打破精神内耗的句式来。
于是我对芳说:“即便我问了小璇有没有那本月刊,她回答有后,我没有下文了,那又怎么样呢?即便我给小张发消息、打电话,他都不理我,那又怎么样呢?”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
芳笑道:“对呀,呵呵!”
所以把“如果……怎么办”的句式换成“如果……那又怎么样”或者“即便……那又怎么样”的句式,是可以帮助打破内心反复琢磨和猜想的精神内耗的!
终于,等到下午2:56分,小张给我回了消息,说:“不好意思,之前有点事,没有接你电话。”
原来他是想要看2021年9月、12月以及2022年3月月刊里的建筑工程造价指数。
我说我只借到2022年5月份的月刊了。
他问:“能不能把这几个月的月刊都借出来呢?”
我说我再去问问小璇,心里却觉得干嘛上午不一次性把事情说清楚呢?难道我天生就是受人指使的命,不知道如何指使,就一挥手说,你去问问这吧?然后,再一挥手,你去问问那吧?我不累呀。
最后小璇告诉我那几个月的月刊她没去领。
随后我把小璇的话转告给小张,小张说:“好吧,我再问问其他单位吧,谢谢了。”
好吧,我最终还是没有帮到小张。
即便我没有帮到小张,那又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