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记 | 《乞力马扎罗的雪精选集》
我不认为自己可以写书评,正如我无法用精准的字眼捕捉每一位写书人内心的灵动,尤其是对于素来敬仰的具有如海般深邃思想、如山般高远情怀的大师级写者。每读他们的作品,我会情不自禁地去思考、去感悟,并“自下而上”地去寻求融合的可能。近期,读完了一本由“镶山荟”推荐的美国著名文学家海明威的精选集——《乞力马扎罗的雪》。略显沉重的“冰山”式文风令我一度产生了“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需要精神的提点与“棒喝”,更需要一种对灵魂回归的“引领”。我很投入地将这本书读完,并用心将阅读后个人的感想记录于此,以作探讨之佐。
1.像白象似的群山
《白象似的群山》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十年,即1927年。作者在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完成该作。是对“残酷的战后现实”这一特定环境的直面铺述,还是由此引申的更为深远的思考?我认为是后者。世人在经历了战后的萧条与残酷,很容易陷入难以自拔的沮丧与绝望中。我看了网上对该作的一些评论,普遍认为作者写该文,旨在反映当时年轻人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对战争的残酷感到震惊,并在战争结束后重返家园时,因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而悲观、失望。于是,他们以酗酒、纵情享乐来逃避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其实,这些只是作者借鉴的一个侧面,其所要表达的意义却是要深远得多的。
文章篇幅很短,情节也很简单,是围绕着一对将赶往马德里的情侣在车站等车时的对话而展开的。他们的对话提到了一个不能称之为手术的手术。尽管作者没有指明是何手术,答案却是显而易见的。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未婚先孕不存在道德问题,但在战后经济萧条时期,对于一对四处漂泊的情侣来说,却是沉重的负担,对于一个前途未卜的男人,更是一个令其望而生畏的责任。
女孩将远处连绵的山脉比作一群“白象”。白象因其稀少而珍贵,在印度和泰国历来被王公贵族当做神物来供奉。奉养白象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就连泰国的一般贵族也承担不起。女孩是借“白象”暗示自己渴望成为一个“神圣”的母亲,却同时为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将给所爱的男人带来沉重的责任和负担而不安,以致内心充满矛盾。男主人公是深爱着这个女孩的。他的内心同样是矛盾的。他尽量用极“轻松”的态度“开导”女孩去马德里做人流手术。他目前的处境正如大时代背景下广大年轻人一样,没有勇气去当担社会和家庭责任。可正因为他对她的爱,知道她内心的真实感受,便有些违心却又不尽违心地解释说:我不要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他的确是不希望她做不想做的事,可他却又希望她能被自己所说服而“心甘情愿”地去消除“危机”。女孩也明白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于是,对他的一再表白失去了继续听下去的耐心。
他不再说下去了,他去将见证了他们一路漂泊的行李换了个等待位置。这胜过千言万语,也是新希望的开始——对于这对情侣,也对于这个满目疮痍的时代。
2.大双心河
战争给自然环境及人的心灵带来的毁坏与创伤是无与伦比的。本文通过尼克在经历了残酷战争后回到少年时代常去钓鱼的塞内镇宿营垂钓。整个过程似乎是简单而平淡的。但,细细读来,却是百味杂陈。镇子没了,除了铁轨和焦土,什么都没留下。尼克站在桥上,看着清澈的河水,鳟鱼摆动着鱼鳍,在逆流中保持着平衡,它们快速地变动体位,以便在激流中稳住身体……明里是写河水和水中的鳟鱼,实质是描述看似恢复了平静的战后时期,人们如鳟鱼般极力想寻求合适的社会位置。尼克陷入了思考。
整篇文章只有尼克一个人物,通过无形者的旁白与尼克内心的交流反映了同样经历过战争的作者对残酷现实所表现出的复杂心情。“大双心河”是作者虚拟出来的。取“双心”之名,我个人理解为一是征服与主宰自然环境的欲望之心;二是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相背离的无奈之心。我们如今虽然远离战争,可对于生活中无法回避的艰辛与坎坷,以及因诸多原因而引发的文化、精神层面的危机,我们同样会感到恐慌和迷茫。尼克暂时对自然妥协了,他没有去挑战沼泽,而是将希望留给了将来,这或许正是在与自然激情碰撞后的理性回归,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也便入了“道法自然”之理。
3.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
玛格丽特是个大美女,他的丈夫麦康伯是个非常富有,也极其注重公众影响的好面子的男人;威尔逊是个洞察力很强,具丰富经验的陪猎者。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他们在非洲的一次狩猎活动而展开。在围猎一头凶猛的狮子的过程中,麦康伯击中了几枪,可却没能将它打死,在狮子狂怒反击时,他像兔子般惊慌逃窜。威尔逊将狮子打死,结束了该次围猎。这要是对于一群普通围猎者来说,应该是一个既刺激又正常的场景。可麦康伯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却被这一事件“圈住”了。麦康伯为自己的表现感到羞耻,他太在乎这事件将会给他带来的在公众面前的负面影响及妻子对他的蔑视。而玛格丽特果真因此对他大失所望,甚至于在当晚便毫不隐讳地去了表现得很勇敢的威尔逊的帐篷。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是只写80%,剩下的让读者自己去思考。这是他的“老到”之处,也因此使得本文中的人物,尤其是玛格丽特被世人争议了数十年。玛格丽特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在麦康伯翌日猎杀野牛以挽回面子,并最终唤醒了内心的“雄威”,跨越了生死桎梏,直面野牛的生死一搏时,她开枪了,击中的不是在刹那间被麦康伯一击毙命的疯狂的野牛,而是麦康伯。文章就此戛然而止。这一下,算是要了读者的命了。我不想顺着作者的企图去过分地纠结于其中,而是认为作者不明确地对当事人作出裁定,必是有其用心的。关于玛格丽特进威尔逊的帐篷、麦康伯对此并不十分放在心里,还有从文章中表达出的玛格丽特的“拜金思想”及麦康伯的“形象主义”我感觉都是表层的东西,甚至有可能是作者扔的“烟雾弹”。读过此文,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人性的“玄妙”,作者也好,故事中的人物也好,读者也好……
4.乞力马扎罗的雪
前些时,我随公司团队去了祁连山脉的“岗什卡”雪峰,深深地被雪峰的壮观所震撼。知道“乞力马扎罗”是源自很多年以前曾粗略读过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印象最深的是被称之为“上帝的殿堂”的乞力马扎罗西主峰和一个叫海伦的女人。我去“岗什卡”,其中是带着些许潜意识的“召唤”成分的。此次攀登回来,意外收到来自“镶山荟”的不小的惊喜——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精选集。这次,我细细地品读,尤为感动。哈里是一个曾具才华的作家,可是,战争给他带来的创伤令他沉沦了。沮丧、懒散、暴躁,以及对死亡的恐惧让他放弃了对创作的追求。在他幡然醒悟,并意识到必须找回自我时,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到了非洲。不幸的是,他在那儿因意外受伤被严重感染了。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已快到尽头。有幸的是,他终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寻回了自我。引导他灵魂得到升华的是两样东西。一是那神圣的“上帝的殿堂”——乞力马扎罗;二是他并未付之真爱,却始终对他不离不弃的妻子海伦的深情。终于,在海伦如冰雪般圣洁的情感陪护下、在乞力马扎罗祥瑞的召唤下,他的灵魂得到了提升。文章到此,无需再表,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与自然,正如乞力马扎罗雪峰上那具风干了的豹子尸体,谁也不知道它因何到来,又因何死去……
5.杀手
这是一篇极具海明威写作特点的短篇小说。通篇没有半点赘述,完全是以对话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同的人物,各具鲜明的个性。情节看似简单,但反映出的意义却很深刻。乔治聪明、正义且富有同情心,他很快就意识到两个不速之客的别有用心。当他获知这两个杀手是为了谋害拳击手安德森后,心情十分焦急,他担心安德森会遇害。他希望时钟走得慢些,更希望安德森不要像往常一样走进来。尼克是个单纯又善良的小伙子。在杀手没能等到安德森而离去后,他毫不犹豫地担负起去通知安德森的责任,当他未能引起安德森对危险的重视后,毅然决然地准备离开这个令他失望的地方,也凸显了他幼稚、固执、正义的性格。萨姆是个黑人,他的话语很少,从他的话语中明显看出他的胆小、谨慎、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他拒绝去通知安德森,表现出他缺少同情心、怕惹事的社会普遍人性。安德森对自己所处的险境已然麻木,他不愿意奋起反击,也不想理智应对,作为一个拳击手,他是具备一定的反击能力的,可他却选择了消极对待的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悲哀。两个杀手,他们虽然性格不一样,但都具有自负、冷酷、绝情的特点。
该作品展示了作者超强的掌控语言的能力,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6.世上的光
《新约全书-约翰福音》中说: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反而爱黑暗,这便是他们的罪。凡作恶的不喜光,不就光,是他们的行为见不得光。
海明威籍此典故给本文命题,该是极具深意的。真正读懂这篇文章的人不多。从文章开头酒保对主人公的轻视与刁难,和后来的客人对所发生的事的冷漠无视,以及酒保的恶言恶语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世态的炎凉和文明的颓废。继而,当“我”和汤姆从黑暗中来到空气混浊的车站候车室,遇到的是一帮置身于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身上透出的是粗俗、虚假、精神匮乏的气息。就此,我们是否可以断定作者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极其消极、无望、与光隔绝的境况呢?我想,不是的。诚然,作者是将战争后颓废的社会黑暗面尽呈于读者的眼前,也尽管《福音》中有“光明很难照进黑暗”之说。但,我们不要忘了,作者的身上是有着颓废时期英雄主义色彩的。他绝对不会对如此的“黑暗”见而弃之。他要在黑暗中寻出一丝光线,然后将光明透射进来。艾莉丝的身上就存在一丝希望之光。她听到金发女虚构出与魅力十足的拳击手史蒂夫的交情,甚至杜撰出婚恋时,她没有立刻戳穿,而是为史蒂夫的死颤抖地哭泣。在实在听不下去时才怒极而叱,并公开了史蒂夫对她的评价:“艾莉丝,你是一坨上好的肉”。她与死去的史蒂夫的交往经历是真实的。而在金发女的身上,尽管谎话连篇,可其精神并未“死亡”,她有着,或许是曾经有过美好的,来自心灵的憧憬。包括同性恋的厨师,他在最后很善意地问“我”和汤姆:“小伙子们,你们走那条路呀?”这是一种向往光明的问路。
汤姆说:“和你不同的那一条。”这不是鄙视,这句结尾句一定不是鄙视,一定是含有深意的…
7.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文章中的所有人物,作者都没有给他们署名。他们是那个时期所属人群的代表。一个经济富有,却饱受孤独寂寞困扰的花钱买醉的老人;一个精神贫瘠,且自私自利,毫无同情心的咖啡馆年轻的侍者;一个具相当洞察力,且怀有同情心的同一家咖啡馆的年长侍者;一个“混账”的酒吧年轻的酒保;一对一味追求欲望与刺激,弃社会秩序于不顾的年轻情侣。该文秉持了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即情节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那位咖啡馆的自私自利的年轻侍者,他满足于自己有家庭、有妻子、有工作,只是对缺少充足的睡眠和陪伴妻子的时间而懊恼。他丝毫没有考虑别人感受的心思,在下班时间未到便将顾客赶走。殊不知,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不稳实的。而维系这些的恰恰是被他自己所忽视的勤奋工作的态度。年长些的侍者看似除了当前的工作外,什么都没有,可是,他有一样珍贵的东西,便是他的良好的品格,这也是他未来希望的资本。文章标题是“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以这家咖啡馆为代表的。老人来这里,是喜欢这里令自己舒服的感觉。他想在这里多待一会儿,不愿意过早地回到那个“冰冷”的满是寂寞的“家”。年长侍者也有着类似的感觉,他从内心不愿意提前打烊,他不仅是为了多“享受”一番咖啡馆里的干净与明亮,也为了那些需要这里的顾客。至于另外几个人物,提不提都不是很重要。
人在世间,最大的危机源自心灵的孤独与虚无……
8.一天的等待
对华氏和摄氏认知上的偏差使得一个小男孩经历了整整一天对死亡的等待。这件事看上去有些荒诞,却是时有类似发生的,不仅是在孩子身上。对于作者对该文的叙事手法在此就不多说了。就谈谈读后对这一“小事件”的看法。
作为成年人,或者是大一些的孩子,是很难发生华氏与摄氏的混淆的。但,这不代表在其他一些并不复杂的常识的认知上也不会产生误判。这些也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恐惧。我不得不佩服该文中小男孩独自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坚强,尽管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对他在消除了误会后反而为一些小事而哭出声来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而作为成人的我们又会如何呢?我看到过因绝望而彻底被摧毁的人,也听说过获悉自己得了绝症而放弃与病魔抗争的人的事,甚至也有被朋友恶作剧玩笑而被吓得寻死路的人。为何一个心智已成的人尚不如一个心智未成的孩子?这个问题或许本不是个问题,也或许是个长久存在的问题。这边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一番了……
本文是不能称为书评的,而是我读了这个精选系列后的个人感想,一家之言而已。我将这些写出来,除了是为与大家分享心得外,更大的目的是促进自己的“消化”。有缘能如此细品这些曾经囫囵而过的作品,得益于“镶山荟”的推荐。“镶山荟”是一个读书会,镶山是南通曾经有过的一座小山。“曾经有过”的意思是如今已经消失了的。拥有过的便是一种积淀,消失了的便是一种蕴涵,也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气息。 乞力马扎罗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