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张总的故事
写在前面:文字写于17号晚上,张总离开北京的那天,直到刚刚才把照片整理好发出来。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关于张总的故事,还是我和张总的故事。总之这半年的时间,你们懂得。这篇文章就当记录、纪念。
初见张总,是在去年的雕爷牛腩老佛爷店,当时我去轮岗当服务员。而张总以花名之“少侠”潜伏在餐厅,客人对他的服务称赞不绝,比如这种夸奖,在整个餐厅是极其少有的。
后来,张总就被我和安红“挖”到了梦想城堡。关于我和张总的故事,就从这说起。
张总来了没几天,12月31号的晚上,我们俩临时接到任务要去餐厅拍介绍菜品话术的视频,结果一拍就拍到夜里。我们谁都没想到,1314跨年之夜,居然是和另一个直男度过的......那一夜,我们拍了128段视频~~
1月4号,张总的生日。我和他的师傅安红给了他一个“超大”的先惊后喜,这是那天我们吃的蛋糕......
......送的宣传册。
1月10号,我搬到了张总的楼下。和张总的距离,这么说吧,我在房间可以连着张总房间WiFi上网,丝毫不卡。于是,我静悄悄的蹭了5个月的网,直到今天打开电脑,那个熟悉的无线网再也找不到。
也许是经历了“惊喜与感动”,也许是“情不知所起”,自从成为邻居后,张总开始身体力行。
我看球时说,饿了。张总说,好,糖总稍等,然后......
我说,张总楼上有没有吃的。张总说,有,糖总上来,然后.......
当我再看这张照片才发现,他给我的那碗牛肉那么多,自己的却都是大白菜。好想说一句:彼时张总脸上的汗水,仿佛此时已化成我的泪水。
我说,张总,饿的不行了有吃的吗。张总说,糖总快上来,还有2个鸡翅留给你.......
我说:看球,总得吃点什么吧;张总说,给你炸薯条,然后.......
有时候我还没说什么,张总发条信息过来说:上来吃好吃的啊~~我做了baked potato with sour cream and butter,其实就是烤土豆。但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土豆。
张总爱喝啤酒,每次总说着各种奇怪名字的酒,什么这个口感好那个泡沫丰富,这个黑啤味道正那个产地比利时。我开始试着陪他喝,虽然到最后还是觉得可口可乐最好喝。但至少我知道该点哪一款了。
张总自诩beach boy,尽管发音很像bitch boy,但不妨碍他喜欢同样beach的Holister。谢谢张总带我前去,很喜欢这家店打造的购物环境,包括灯光、香味、音乐,尤其是服务员。
然后我谈恋爱了。神奇的是两个有女朋友的男人,居然一起去看了3部电影,更神奇的是,我每次都是看到一半沉沉睡去......这大概就是:再无比精彩的电影,也抵不过旁边是位同性。但,为什么张总每次都看的兴奋不已呢!?
张总很开心,因为他在公司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
工作渐入佳境,张总第一次代表雕爷牛腩去领奖。翻出几年前的衬衫,穿着借来的皮带,非要去“庆功宴”喝酒,还要凹造型拍照。
这我想起张总当时抽红包时候的情景,看看他浮夸的演技和表情。
其实里面只是1000港币——对于张总来说,不过吃一顿日料的钱。
有一天,张总突然接手数据工作,摇身一变keynote小达人。那段时间的几个周末,我陪着他做数据,我们对着一堆枯燥的数字激烈的讨论着,说着说着天就亮了,然后各自回去睡几个小时,再到公司开例会。
有时和张总为一个工作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之后便是一起边吃着东西边说对方逼了。
事实上,吃这顿南非烧鸡的时候,正是张总做出最后决定的时候。
再之前的1个多月里,他面临两难选择,一个是自己喜欢的行业、公司和氛围,一个是现实的问题、金钱和归属。和他聊完几次后,其实已经预感到回去是定局。我相信,如今他选择回去比1年前选择来北京,是更艰难的决定。好在,张总没有选择逃避。理由已经变得不重要,有些事情往左走往右走都无所谓,关键是别站在原地不动,犹豫不决。所以,事情就是这样——但此刻,张总却只能在候机室原地不动,因为飞机延误。所以,事情就是身不由己。
半个月前,张总发了条朋友圈。
今天上午和张总在颐堤港道别的时候,提到这句话时候我们同时想到的是冰雪奇缘的《let it go》。我说,我们就是好好道别没有遗憾了。张总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别各千秋啊。
上车前,已经忘了是谁提出来的,反正我和张总拥抱了一下,时间长达数秒。遗憾的是我们最有激情的一幕,居然没有一个同事看见。
最后来张,我觉得张总最帅的照片,以及那口流利的英语,可惜港台腔体现不了:“讨厌!你表酱紫!”
张总发完那条朋友圈,我又去重看了遍《少年派》——
“I suppose in the end,the whole of life becomes an act of letting go,but what always hurts the most,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