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停车需求的Y模型分析
本以为这周的作业会是个小活,没想到用Y模型分析着分析着,发现一发不可收拾,本文极其散发,极其脑洞,比较高能!上来就先甩一个PPT做的针对此需求的Y模型分析。本文配合此图进行说明。
因为从自己在负责的一个“P+B"项目入手分析需求,这个项目的最开始的需求为:
如何解决车主停车后,去往目的地的最后1公里的交通问题?
针对这个选题,按照苏大提供的Y模型进行分析:
01→02 需求的目的拆解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why的过程,不断地质疑为什么要这么做,从而追溯到用户的原始需求。最经典的还是苏大书中所说的福特的马的故事,用户为什么要一匹更快的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快地去目的地。
应用到本文这个需求:为什么停车后的还要选择其它交通工具?
【因为停车的地方离要去的目的地比较远】
为什么停在远的停车场?
【因为近的地方没有停车位】/(【因为停车有其他别的需求】直接进入02)
为什么近的地方没有停车位了?
【因为来晚了,又没有长租车位...】
... ...
对着以上问题的分析,会慢慢已经进入分析马斯洛需求的步骤,可以归纳为:
其实用户提出这个需求的原始目的,是要停车去完成某项需求。
02→04 马斯洛需求的拆解
用户停车的需求有很多,每一种场景下只要用户开车了,他停车的需求必然与他这个场景相关,笔者暂且作如下简单整理(有不全的地方请谅解,几乎人类能有的需求都满足停车的场景...):
吃饭、上厕所、睡觉、啪啪啪(生理需要);
车辆出问题、人不舒服、去医院(安全需要);
情人约会、拜访亲戚、朋友聚会(情感需要);
有车位的优越感、豪车特殊服务、接人等人(尊重需要);
练习停车技术、停在更好的环境(自我实现需要);
针对车主停车的需求,在归纳中发现,基本均可归纳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从最基础的生理需要到最高层的自我实现需要等等。这一步是将需求拆解到人性的层面。比如福特与马的例子,虽然让用户更快地到目的地福特造了汽车,但是5万的汽车和50万汽车的差别的例子,我个人的解读是很明显地证明了马斯洛需求的某一类作用:
对原始需求的解决方案进行差异化分解,创造更多衍生价值
比如用户选择更豪华品牌外拐内饰的汽车,是为了更快地去进行社交,获得尊重需要,这部分需求的满足需要用户付出更多来获得,所以衍生了商业价值。
那么停车的需求也能这么去分析,用户停车时,是带着目的去停车的:
(脑洞开始)
1.生理、安全、情感需要:比如用户在这个远的停车场停车是为了去吃饭、看病,那么这个停车场提供专门的接泊的巴士,往返目的地与停车场之间,或者提供停车场内供租赁使用的专属单车等,供用户选择。
甚至而言,对于只是解决饥饿问题的车主,停车场内即提供快餐便当,类似麦当劳的快速通道。既然有汽车影院,为何不能有汽车餐厅呢?停在快捷酒店周边停车场,停车场提供个杜蕾斯什么的合情合理。久而久之,停车场可能成了另一种便利店的概念。岗亭也不简简单单是岗亭,入场领取你需要的服务,计入停车费价格,在场内享受完服务,即刻出场一并支付。
包括汽修、洗车类的服务同样也都可以驻场进行。
2.尊重需要:对于这类需要,停车场提供可租售的私人车位、提供高端的代泊取送车服务,提供高级的电动代步工具等等,为高端用户提供高端品质享受,让用户付出这部分服务的成本,提供差异化服务,必然存在盈利空间。
3.自我实现需要:存在车主对环境简陋的停车场不满意,一定要去找环境高大上的停车场,有的车主在停车场里练习停车技术。对于这类车主,提供车位的豪华等级区分,或者车位停放的难易等级,以满足这部分车主的自我实现需求心理。
(04→)02→03 需求解决方案的选择
Y模型可以简化为V模型,即在不深挖用户人性方面的需求的情况下,去解决表现出来的直接需求。
比如要解决用户停车后最后1公里的交通问题,实际解决的还是用户的停车问题,那么为一些离核心区域的稍远的停车场提供共享单车、摆渡班车等,供用户使用,引导用户去停车,确实是一个解决办法。
从04→02→03的解决方案中,按照需求实现的难易程度、资源紧缺程度选择MVP产品。
依照这种原则下,选择与普及的第三方共享单车平台合作,以及一些基于园区运营的电动车等在停车场内投放,能起到最直接的一个效果。
-------------
各位客官手动点一下“喜欢”,是我继续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