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每天写1000字读书

我们也来画张思维导图吧!|书评

2016-09-14  本文已影响79人  方知书影

好像一夜之间,思维导图就火起来了。

在倡导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今天,思维导图这个高效的学习工具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思维利器。怀着好奇的心情我迫不及待的入手了《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你猜的没错,首先我是被它五颜六色的妖艳外表吸引的!

美丽的封面

一、思维导图是什么

思维导图是21世纪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它由东尼•博赞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它也是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校的必修课,其魅力可见一斑。

思维导图一般画在A3或者A4纸上,纸张横着摆放,位于中央的是表现主题的“中心图像”,它是思维的出发点。从中心图像向四周伸出的弯弯曲曲的线条是“分支”。分支的作用是分解主题,引导我们的思维。分支又分为“主支”和旗下的“分支”,“分支”也可以再进行分解。

二、相对于分项列表的优势

分项列表有两大问题,一是写好后再补充内容会让列表显得很乱,往往让人很想重做列表;二是重做列表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将刚刚想起的事情忘记。

本书目录就是典型的分项列表

而思维导图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首先利用思维导图我们能随时补充遗漏的内容,而且可以利用空白的地方延伸出分支,内容想加多少就加多少;同样的纸张,思维导图能比分项列表记录更多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延伸分支能激发人们思考“下面会出现什么内容”,有助于想起遗忘的事项或者新点子(典型的头脑风暴有木有!)。

三、思维导图的应用

思维导图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工具!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可以用于学习、也可以用于职场。我们可以用它来制定旅行计划、暑假计划、购物清单、准备考前复习、整理讲座的笔记甚至在工作当中跟同事共享信息等等。

它通过将自己的思维原原本本画下来、写下来这种简单的方式,形象的表达杂乱的日常,帮助我们整理我们的大脑,同时也能传达信息,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沟通效率。另外,缤纷的色彩真的让人看着充满希望、具有消除负情绪的神奇力量有木有

手绘第一幅思维导图 本文架构

四、思维导图的七条规则

思维导图的七条规则分别是关于纸张、中心图像、颜色、分支、语言(词语)、层次化、TEFCAS。

这里主要说一下关于思维导图的两个误区:

首先是许多人认为思维导图对绘画水平要求很高。但是中心图像真的“不需要漂亮的画”!我们画的市中心图像而不是中心图画,而且大多数时候思维导图是画给我们自己看的,因为不会画图而放弃实在是太可惜了。就让我们边画边进步吧!

其次是很多人想当然的以为思维导图就是“从纸的中央向四周画几条放射状的线”。思维导图不仅是一幅图,更是一种帮助大家超越“自我思维极限”的“用脑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发散思维,解决很多看起来没有头绪的事情。当然,这几条“放射状的线”也是有自己的规则和要点的。它有自己的形状、粗细和长度。这些都是为了让我们保持快乐的用脑状态,使思维更加活跃,更好的帮助我们的日常生活。

五、思维导图对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改善

通常我们都很羡慕那些逻辑思维很强的人,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当中他们可以一下抓住说话的重点。比如我跟我公公说我一考试就会莫名其妙的害怕,我公公回复说害怕是因为没有信心。我想了想,我确实没有充足复习。

我们也会面临很多重大的选择,虽然在当时我们可能没有觉察。为这些重大的选择花费时间和心力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时候我们是否具有逻辑思考和理性决策的能力就显得相当关键。

思维导图提供给我们的是很浅显的思维整理术,它帮助我们整理我们的思维、同时也发散我们的思维,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提高我们决策的质量。我们不必把它看得神乎其神,更不能将它否定的一无是处。思维导图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的思维方式。当然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应用并且不断地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