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故宫博物院

2018-04-28  本文已影响14人  鲁小鲁l

精巧构筑,叹为观止。

故宫,又名紫禁城。

始建于公元1406年,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历时14年建成。

后人不断修葺完善中,气派非凡,多年未曾更易。古今文人,前仆后继,多有吟诵。

整个故宫呈长方状,四立围墙,周环护城河,城楼一派雄伟气概。

四时景色,尽态极颜。春之清新,夏火热烈,冬之肃穆,各有特色。唯秋是最合称的季节,骄阳收敛,草木端庄,落叶稳重地落下,静静地叠在庭院里。放眼望去,明亮雅致,正是清浅秋光。

殿外朱红墙,喜庆而又神圣,太和殿上的吉祥瑞兽更添几分神秘。大殿屋顶均铺着黄色琉璃瓦件,而花园这种放松的地方,装饰的琉璃却是五彩缤纷。宫楼总是方正的,对称之美,东方一贯传承。自古传来的方正品质,落眼于太多方面。

殿中藏有各式文物,用途不同却一样珍贵,书画玉瓷,古来真迹,名家杰作,琳琅至此,世间罕有。

人来人往,每当身处故宫,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恰一场盛宴又若十里微风,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匠心所折服。

今来万众,叹为观止。

物换星移,山长水阔。

在过去,依照封建宗法礼制规划,前殿乃天子处理政务之处,后廷皆嫔妃,天子居家生活之处。所谓三宫六院,一一严谨。依照中国古代的星象学说,紫微垣——即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区域,是天帝居住之处。天人对应,皇帝的宫殿被称为紫禁城。那时天子之居,凡人不得擅自闯入,只有得皇帝恩准,方可出入城中。

日月更迭,斗转星移。1925年,紫禁易名故宫博物院,千年神秘,终肯朝众。

一砖一瓦一琉璃,尽现于世界眼前。

盛装面世,一叶见秋。

今年九月中旬,故宫午门展厅,《千里江山图》如约展开,气势磅礴,蔚为大观。

长卷卷轴,尺幅阔大;亭台楼阁,山峦起伏;色彩幻变,自成格局。

此作继承发展了唐代青绿山水画的技法,用笔精细,构图巧妙,更兼具古意与创新,融合实景与想象,为历代书画家所称道。

华宫绮殿映射历史奢华,山水国画演绎轮回古今。

如果说两年前故宫展览的《清明上河图》是描绘繁市景象,演绎自然风光的旷世奇作,那么如今放出的《千里江山图》,便是青绿山水领域内,当之无愧的宏伟巨制。

这磅礴山河背后的作者王希孟,成画时十八岁,年轻气盛,雄心满溢,作画颇有拔剑斫地之势。可谓“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

《千里江山图》,冰山一偶。无数名篇古物、翡翠玉饰,依在故宫里被悉数珍藏。

国韵之悠悠,人杰之璨璨,不可不喟叹。

静水流深。

故宫追随着名家足迹,腋藏着稀世珍品,一跨就是千年。

与卿共往,与时偕行。

一代代的艺人,创造此间文化之巅;

一代代的匠人,守护此中万物之灵。

一代代的文物传承,靠的正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精神。

如今,“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有另一种先进的姿态:用科学研究让文物好好活下去。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医院,设置了多个文物科技实验室。实验室中的研究人员致力于文物保护与修复,他们修复每一件文物之前,都会做各种检测,尝试各种材料,经过反复的材料实验,直到完成科学论证后,才开始文物的修护工作。

“我们不是工匠,是研究人员。”实验室的两位老师王允丽和王春蕾反复强调,“没有神秘的绝活,只有严谨的科学。”

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的传统修复不同,她们做的是现代修复,具体来说,就是做文物保护机理性研究,研究文物自身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科学的修护材料和方法。

“黛玉同款”

譬如,《红楼梦》四十九回,黛玉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鹤氅,白雪衬着红裳。如果要问这“羽纱”到底是什么料子?那他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羽纱,是羽毛做的吗?经过多种仪器的检测,不断的研究证实,羽纱其实是纯羊毛或桑蚕丝混羊毛制品。这个自清代就存在的历史谜团,一朝释然。不只如此,羽纱的各类物理指标,如单位面积质量、纱线密度等都能一一检测清楚。只要掌握这些物理指标,想要做一件“黛玉同款”就不是难事了。

现代修复文物科学的作用,可见一斑。只有知道了确切材质,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文物进行修复。

“熟能生色”

在缝补复原之前,需要将补料、衬料和线等配料染成与文物相同的颜色。染料的颜色都是对照着文物一点点调出来的,在王允丽看来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完全凭经验。”两人异口同声。所谓“熟成生巧”,诚不我欺也。

实验室目前正在进行织物染料成分的检测。清代纺织品染色通常使用植物染料,想想某一种颜色可能是由某一种植物的花染成的,是不是浪漫极了?这项研究正在进行,相信会带来让人惊喜的成果。

“天衣无缝”

而谈到缝补复原便绕不开修复理念的问题。国外的修复理念重视“可识别性”,修过的地方要让观众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中国传统的修复理念强调“天衣无缝”,不露破绽方是上乘。在宫廷纺织品的修复中,通过多方论证及实验,她们借鉴了故宫传统金石书画的修复理念和技艺最终选择了“不露破绽”这种方式,“不能让观众误会,以为皇上怎么这么简朴呢,衣服还打补丁!”

除上述这些研究以外,​​依赖科学还原修复文物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为了文化,千千万万遍。

在文物修复的科学工作者眼中,“让文物活起来”,就是用他们的知识与实验,让文物日久弥新,好好地活个百载千年。研究,是为了更科学、更高效地修复文物,一昔为匠,终身不负。

唯愿所有成果,终能伴随文物与文化,一并相传,影响后人。

风华永存,青春不朽。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我们从过去最早的时候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行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行来。

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要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故宫里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就是要想办法把自己融到里头去。

很多人都以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修好了文物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人他在修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是完全契合的。

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

要文物的目的,是为了让它传播文化。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岁月流逝,然此消彼长。

以手编织着时光\温柔磨亮了沧桑

偋息在凝望的语境\今夕是何夕

其心诚赤,为文物,为文化,总有人愿耗去大把青春。

不论传统工匠,还是研究人员,他们竭思尽想,换来文物的传承。

他们的生命已融入其中,代代相传,青春不朽。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岁月流逝,然此消彼长。

故宫万物,至善至美,匠人之心。前人所奉送的一切,都留给后人,一点一滴,抽丝剥茧。历史的意义,风雨中从未动摇半分。

论珍贵古典多么多么传世精致,或许太过空泛,令人不明所以,只觉泛泛而谈。但有些东西,值得千秋万载去斟酌。

可遇阴雨绵绵之秋,某日闲心雅情,去欣赏,去感受,从不知,从心中无惜叹,到相通,到寸土皆有灵: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然犹念燕京,世代真绝色。


文:鲁鲁&西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