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江南苏锡常一带古称吴,据历史记载,吴姓始迁祖泰伯,是商末岐山姬周诸侯古公亶的长子。按嫡长制将承袭王位的他,明白父亲其实心里想要把王位传给老三季历,再传给季历的长子,即出生时有祥瑞之兆的姬昌。于是泰伯带上老二仲雍,借口给父亲采药,跑到岐山西面的吴山躲起来,史称西吴,即当今的陕西陇县。待父亲去世后,季历要奔丧而来的泰伯接受王位,泰伯再次带上仲雍,跋涉数千里来到江南水乡,学了江南蛮子断发文身,一是随乡入俗融入本地生活,二是毁伤身体以断绝姬周部落立他为王的念头,即《史记》所称“示不可用”。后来王位果真传到了姬昌手里,而这个姬昌,就是我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文王。孔子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是讲老百姓都不知道拿什么言语来称赞泰伯才好。泰伯兄弟南奔来到梅里定居,千余家荆蛮人立他为王,立国号句(勾)吴;他建的城池,后人称吴墟或平墟,就在今天的无锡。有学者认为,汉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设县筑城的无锡,这个古老的地名,是吴侬方言“吴墟”二字的谐音。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相传当年泰伯来到江南,带来黄河流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中原礼仪文化的同时,还不失时机地带领当地居民克服重重困难,开挖了江南地区的第一条“人工运河”——伯渎河和九条支流,改“以堵为疏”。若不计长短,这条伯渎河距今已三千一百余年,应是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的运河。这项巨大的水利工程,使荆蛮地区得益匪浅,原来的沼泽地现在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连年丰收,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人民生活大大改善,农业经济的发展又促使商业的繁荣,而伯渎河正好是一条极为便利的水上通道。伯渎河是泰伯兄弟智慧和魄力的体现,是他们和广大当地人民同甘共苦、鱼水相溶的结晶,对江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吴国的逐渐强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泰伯修建开凿的“伯渎河”,后来向西与无锡的大运河贯通,从而构成了锡东地区水上运输的主要通道,泽利世代。这条古运河,河水清澈,水草、游鱼、螺丝历历在目;人们在河旁淘米,洗菜,浣衣;夏天大人小孩在清澈的河水里嬉戏,一片生机昂然。
目前伯渎河两岸虽历经岁月变迁,但依然还保留着近1000米清代至民国甚至更早时候建造的前店后坊式的古民居建筑群,它们鳞次栉比地排列于河道的两旁,原生态的特质朴素但却鲜明;老作坊、旧厂房,在一处处沿河而生的工业旧迹中,当年的工商繁华依稀有迹可寻;而由寺、塔、河、街、桥、窑、坊众多景观组成特色环境,构筑了独具风韵的“水弄堂”,成为古运河“精华中的精华”,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民俗风情特色运河图,被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誉为中国运河的“绝版地”,“东方民俗的艺术走廊”。正像万里长城的精华在八达岭一样,千里运河的精华也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水弄堂”里。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游无锡,定要去南门外清名桥旁的南下塘美食街吃本帮菜,喝惠泉酒,学本地人加一撮辛甜的姜丝,窗外是运河里一串串红灯笼;从前会听到欸乃的摇橹声,可惜现在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彩灯闪烁的游船不时往来穿梭。觥筹交错后,更不能忘了走上清名桥去望一眼桥下的古运河,走上伯渎桥望一眼伯渎港。建于河口的伯渎桥,虽不及它左近的清名桥古老,惟其憨厚相则古意更浓。走上桥顶往东看,仿佛望得见吴墟里的古吴事。转头只见桥面上有布景灯打出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游这条河所写的《夜泊伯渎》:
秋满梁溪伯渎川,尽人游处独悠然。
平墟境里寻吴事,梅里河边载酒船。
桥畔柳摇灯影乱,河心波漾月光悬。
晓来莫遣催归棹,爱听渔歌处处传。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 古吴墟里寻旧事 南长街上证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