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伤害过你的人,凭什么要原谅
前几日,鱼娘看到一则“33年后首次同学聚会,全班向当年欺负过的女生道歉”这样的新闻,这名女生表示在33年前就不怪同学们了。
道歉真的有用吗。
搞出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道歉会,女生被架到那里想说不原谅都很难吧。如果女生选择不原谅或者干脆不出席,可能就会被认为心胸狭窄,我们都道歉了,你还想怎样?
这哪里是一场道歉会,不过是想自己好过吧,曾经难堪的往事,也许当事人在努力遗忘中渐渐黯淡,而如今又再次被摆到台面,这无疑是二次伤害。
逼迫当年被欺负的人亲口说出原谅,来让这些当年的施暴者心安。这和在结痂的伤口上插刀有什么分别?
说出“对不起”太容易了,那句原谅才是最难的。
有人说这些人当年都还只是孩子,是童言无忌和小打小闹。
这无疑是站在施暴者立场的片面之词,童年的细微伤害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整个一生,甚至扭曲和摧毁刚刚建立的对世界的认知。
阴影可能如影随形,需要漫长的自我舔舐和修复。
鱼娘在几年前看了《告白》这部电影,里面的犯罪都是这些所谓童言无忌的孩子主导的。虽说电影有夸大和虚构的成分,却让鱼娘觉得真实。
鱼娘没有经历过校园暴力,却曾经被班级的小团体联合欺负和排挤过。
这种趋势一旦开始就会像流感一样迅速在班级蔓延,所有人都会选择缄默,主动与你划清界线甚至是曾经的朋友。
那时鱼娘开始自卑和恐惧,走进教室需要很长的心理建设。我开始变得异常小心和谨慎,生怕自己又成了被群嘲的焦点。
我希望自己变成透明,这样就没有人会注意到我的存在,也就不会听到那些难听的嘲讽和肆无忌惮的戏弄。
那几年,鱼娘一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而那些欺负我的人依旧在欢声笑语,我的同学始终选择冷眼围观。我无法向父母解释为何成绩突然下滑,我只想赶快从这所学校毕业。
而毕业后,这种畏首畏尾的怯卑感还是没有好转。
开学前夕,我丝毫没有对新生活的期待,反而越临近开学越紧张和逃避,我害怕相同的事情再次上演,而我也习惯了一直否定自己。
虽然初中的生活一切顺利,但直到上大学、工作后我才渐渐淡忘掉曾经的种种。我才开始与人有坚定的眼神接触,而不是躲躲闪闪。
这可能是时间的力量,但我不知道。有人可以幸运的逃过一劫,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
时至今日,我依然带着这些自卑、恐惧生活着,不可否认它彻底影响了我的性格和对人对世界的看法。在成人后,我才努力去修复这些扭曲的认知,每一次都抽筋动骨。我曾经在美梦中突然穿插进那些记忆,真实的将我惊醒。
在我看来,那次集体性的失语和默认是最冰冷的围墙,它彻底将我隔绝在成为一个正常人之外。
沉默就是帮凶。
童年伤害的影响力将会贯穿一生,虽然当事者有极强的意志去顽抗,只要有疏漏,哪怕一个细微的缝隙,那些记忆就会再次钻出来吞噬掉你所有的努力。
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而在一个过早的年龄就看过了人与人之间的背叛、冷漠和丑陋,很难再去以一颗平和的心去看待他人和自己。
有些当事者往往根本没有犯错,可能只是很胖、外表不佳、软弱、过于优秀,就被集体排挤,ta可能一生都要背负这个标签和记忆走不出去,这根本不是一句道歉就能解决的。
原谅这个词是给道歉的人发明的,真正受伤害的人说出原谅,是对自己又一次的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