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不是你本人,而是你想要成为的人
2016-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Hi辛德瑞拉
朋友圈是“怂人的希望之光”
因为它赐予了你塑造生活的无限可能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在社交中早就不习惯携带名片。
初次见面说的更多是“咱俩扫一扫吧”。
而我们也已经形成习惯,如果想要快速了解一个人,刷完他的朋友圈大概就知道他是来自哪个世界。
但是,朋友圈真的能代表这个人吗?
世界上从来不乏悄悄努力生怕被人知道的心机学霸,也有一日三餐出门逛街看电影恨不得全世界都看到的直播党。
而“伪努力”在我们身边越来越流行。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前两天翻看奇葩说,有一期很有意思,辩题是“该不该克制朋友圈的晒秀炫”,我看这种辩论性节目从来没有自己明确的观点,甲方说出他们的申辩理由时我会觉得说的对对对,乙方开始为自己做辩解我也会疯狂点头。
毕竟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没有那么的绝对,只是取决于你看问题时的角度。
对于朋友圈晒秀炫蔡康永说“从心理学上讲,这叫不安全感,某位富豪买了私人飞机就是因为他以前去陪别的富豪的时候看见别人有,他没有,他才想买”。
想炫耀的心来自不安全感,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而想要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朋友圈是最轻松的捷径。
想被人贴上“正能量”标签,抄些心灵鸡汤,配上风景图片,假装是原创;
想显得生活“有品质”,去一次星巴克积累一个月的照片量,天天一杯咖啡say“早安”;
想成为“文艺青年”,看书、旅行、电影票都是标准配置;
想成为“恩爱模范”,晒礼物晒情话晒做作摆拍情侣照;
想“过得好”呢?健身啊!晒包呀!晒吃喝啦!
……
没有人在记录自己时完全真实,而是会更趋于自己理想中的自己。
你究竟是怎样的人,干脆诚实一点吧。
办健身卡≠健身,买书≠看书,看教父≠学做人。
“伪努力”容易自我催眠,时间久了自己也不肯醒了。
你到底要自欺欺人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