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 日常的发声意识更重要
黑白之的思考
杂谈之
日常的发声意识更重要
三月二十三日开始,局里巳布置复学研判活动了。二十四日和二十五日,由区卫健委专业人员和区教育局干部组成的研判小组开始深入学校调研,有详细的调研日程表和研判标准。这是各阶层的呼声,也是复学前必做的准备工作之一。
我一直在关注复学动态,单位上曾接受过个人捐赠,一些防控物资,也是一片爱心。估计单位上也在想尽一切办法筹集防控物资,也应该准备了不少。若说准备得有多充足,在目前的形势下还真不好说,毕竟是特殊时期。这些都是领导集体该想的事,但特殊时期他们也费心了,毕竟与每位员工都有关系。
后勤部门早就开始准备了,反复的清理打扫,也应该差不多了。虽说这些工作都是他们的份内事务,但他们不去做或敷衍了事也能说得过去。不管怎样,他们都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不管哪个层面的人,都在尽心尽力的做事,都在艰辛的付出,为保障安全复学做贡献,都应该给于肯定。
武汉日记仍在吵吵闹闹中,争吵的焦点不在声音,而在声音的方向。不在声音的大小,而在声音的性质。在声音是站在哪个群体上发出的。
看了日记的绝大部分,也看了相关日记的部分评论文章,最大的欣慰之处是声音最终通过各种方式发出来了。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了,即便是微弱的,也没有听到。
看了某说话微信公众号的一篇回信推文,集中了爷爷父亲母亲叔叔舅舅同学以及初中生给高中生的回信,感觉太爽了。单是这些回信,每一封都写得特别出色,经过修改后肯定都是可以做实话实说范文的。很长时间没有读到这种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了,猛然一见,亲切感顿生。
对于这件事,我没有写评论性的文字,我只记录了一些自己的感受。我想写一些看法,但看看别人写的文章我就不敢写了,水平有限,写不好,还是不去丢人显眼了。不过,我倒是明确了很多东西,理顺了很多关系,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能听见不同的声音特别是来自底层的声音,说明这个时代在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我并不看好这种进步。因为这是在特殊时期甚至可以说是在极端环境下发生的,并不代表过了这段时期你还能听到这种声音,还能有这种自由。沉默早已成了一种特征,沉默的大多数也绝不会因为这样一种极端环境或者仅仅是这一次的震动而改变多少。若要说能改变,也只有在日常的生活中都有那种发声的意识、胆量和魄力才行。当然,我希望这种发声能够延续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敢于发声的人,更希望发声的通道能更畅通一些。
希望我的这部分文字不要被锁定!
国外的疫情全面爆发了,与我预测的有点相似。有些国家必然难办一些,毕竟采取极端封闭措施不能由某个人或某个团体说了算,戴不戴口罩这样的问题都不是能由某个专家说了就能确定就能执行下去的。某个邻国一个确诊病例都没有,这是极罕见的现象,实际上也在意料之中,也能证明我的一些预测。
我希望在此次疫情中所有的病患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更希望普通民众也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
2020年03月27日
黑白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