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班--007不写就出局读书悬疑推理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

2017-07-16  本文已影响214人  于冰者之夏虫

原文/vivi薇薇

转载时请务必备注作者姓名


上回说到:

华阳太后(秦始皇的养祖母)的姐姐和弟弟阳泉君都因为拥立庄襄王有功而显贵,华阳夫人的两位亲族出身于楚国王系的昌平君和昌文君开始用事,楚系外戚集团再一次回到秦国政治中枢,重新主导秦国政治。

今天,我们还是继续说这本书: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十一)

没有看过前面几篇的朋友,文章末尾处有查看方式

庄襄王嬴异的正夫人被称为赵姬(秦始皇生母),她来自赵国的民间,绝色善舞而出身平民,最初依附华阳夫人。子异的母亲夏太后是韩夫人,来自她的娘家韩国王室。秦楚两国的婚姻,在庄襄王时代一时中断了。不过与秦武王时代相似,庄襄王在位时代很短,只有三年。嬴政十三岁即位,二十三岁结婚,他的婚姻有养祖母华阳太后操办,华阳太后为孙子选定的媳妇,来自她的娘家楚国王室,她同历代的太后一样,处处不忘记援引母国娘家,为楚系外戚的现在和未来做妥善安排。

简略清理下来,秦楚两国王室之间十八代的联姻结盟关系,因为《诅楚文》而得到复原,如果加上秦昭王迎娶楚夫人,孝文王的正妻是华阳夫人,秦始皇迎娶楚夫人的婚事,一共整整二十一代,延续了四百多年,不但源远流长,影响甚于啊你,也成为解读秦楚关系,解读秦国王政,解读秦始皇疑案的重大历史背景。

作为侦探追踪侦查进行到这里,《秦外戚世家》的大要算是补写出来了,秦国的外戚,主要由楚系外戚当政的历史也由此清理出了一个清楚的轮廓。可以说,外戚当政,是同一政治制度下秦汉历史的基本特点,正是因为这个基本条件含糊不清,所以才引出历史上诸多不明不白的事情,造成秦始皇一生诸多的难解疑案。

这个谜底清楚以后,历史侦探有所感慨,觉的不但澄清了千百年来诸多不明不白的历史事实,为列宗列祖正了名辨了误,也得到了现代人好奇心的满足,不过历史侦探多疑而好钻牛角尖,令我放心不下、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情就是——史书上为什么没有留下秦始皇时代有关外戚势力的记载,特别是有关楚系外戚的详细信息,害得司马迁竟然写不出《秦外戚世家》来?

历史侦探再重读《史记 穰侯列传》时有着一种感受,《史记 穰侯列传》不仅写了穰侯魏冄,而且将宣太后、华阳君羋戎、高陵君嬴政俚和泾阳君嬴政市等等属于羋氏外戚集团的成员都写了进来,明确将秦昭王时代楚系外戚当政的历史做了叙述,可以说是一部局限于秦昭王时代的秦外戚列传。秦昭王以前的外戚,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乏,他无法撰写,对于这一点,历史侦探完全能够理解。也用《诅楚文》的石刻史料做了一点世系连续的补充。

不过的不过,作为秦昭王以后的秦国外戚的情况,司马迁为什么也没有足够的材料来加以撰写?

从历史时代的链接和顺序来看,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孝文王在位三天,庄襄王在位三年,接下来就是秦始皇了,在位三十七年。你说是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太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此我们可以说,秦国的历史在秦昭王时代以后,紧接着就是秦始皇时代了。秦昭王以后有关外戚的材料欠缺的事情,基本上缺的就是秦始皇时代的史料了。

我们讲过,秦国的历史,司马迁主要是根据秦国史记载《秦纪》等官方史料撰写的。秦始皇时代距离司马迁的时代较近:秦昭王的时代距离司马迁较远。依据常理到了司马迁的时代,有关秦始皇的史料应该比秦昭王多的多啊?事实也确实如此,一部《秦始皇本纪》,不但远比《秦本纪》中有关秦昭王的部分多得多,甚至比整个《秦本纪》的量还多。

但是,但是哦,如果就《史记》中有关秦国外戚的纪事来看,秦昭王时代相当的多,秦始皇时代几乎没有,就不能不说奇怪至极喽!

凡是奇怪的事情,一定有之所以奇怪的理由。正如司马迁自己所抱怨的,对于秦始皇时代的外戚,他不是不想写,而是苦于秦国政府的记载中,没有留下有关的材料而写不下。

问题来了:为什么在秦国官方的记载中独独缺少了秦始皇时代外戚的记载呢?

对于上面的这个问题,记过详细的调查之后,侦探终于在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贾谊《过秦论》中找到一种解释,这和解释就是:

"秦俗多忌讳之禁"

贾谊的这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当此时也,是非无深虑之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贾谊在这里说,从秦始皇、秦二世到秦王婴亡国期间,秦国并非缺少,有思想、有见解、明了时势的人,而是这些人不敢站出来讲话。这些人之多以不敢站出来讲话,是因为秦国各种忌讳多,是一个言论自由受到钳制的国家,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民间人士,都不能据实而言,都不敢尽忠拂过,否则的话,将会被治以重罪,忠言还没讲完,就已身死人亡了。

秦始皇以来,"秦俗多忌讳之禁"的国情,使加以总结秦王朝之所以迅速灭亡的原因时指出来的。在秦始皇多种忌讳当中,有关楚国外戚的事情就是政治上的一大禁忌。史书上不时的散见一些秦楚暧昧的话。

"秦灭六国,楚最无辜"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等等。。。

都应当是与这种禁忌有关,考究起来这种禁忌,产生于秦始皇对于长期控制秦国政权的楚系外戚势力的反感和反抗;这种禁忌,形成于他独特的出生和成长环境,在华阳太后死后,开始显现,在昌平君反秦后定形。

思考与行动:

对应前几篇——秦始皇种种与楚系外戚说不清道不尽的恩怨,他对楚系外戚有强烈的戒备心,他所以才担心扶苏即位后政权再一次落到楚系外戚的手中,又会引发政治上的震动。这也许就是他迟迟不立太子,直到临终前还在扶苏和胡亥之间摇摆的重要原因?

后续的故事,请见历史侦探下回给你推理分析

关于其他篇: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一)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二)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三)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四)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五)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六)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七)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八)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九)

听说过"秦始皇"听说过"秦始皇后"吗?历史侦探给你推理(十)

如上几篇,请在我的公开文章里点击查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