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的演进(一)
不对等的威慑
1945年,人类历史上最为浩大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整个欧洲百废待兴,人心思定。虽然美苏双方此时都处于自己军事力量的一个高峰期,但是却并没有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直接开启新的世界大战。
然而看似平静的局势下,暗流涌动。1948年柏林危机爆发,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苏之间的对抗正式拉开序幕,并很快从政治和经济层面扩展到了军事层面。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约成立,宣告欧洲正式进入两极对峙的年代。
进入冷战,永远绕不过去的第一个话题就是核武器。在早期,美国在核武器的数量和投送能力上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截止1955年双方核武器的数量对比是美国3000件对苏联200件。
更为致命的是,在那个只能通过轰炸机投放核武器的年代,苏联缺乏航程能够抵达美国的战略轰炸机,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地对美国本土造成核威胁。而美国则可以利用其欧洲盟友的空军基地威胁到大部分的苏联国土,这使得所谓的核威慑在当时几乎等于美国单方面威慑苏联。
这个时期美苏都进行了大量在核条件下的作战演习,双方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核武器在攻击有效疏散并携带足够三防设备的机械化部队时效果不佳。
按照苏联的经验,进一步扩展部队的集结和展开地域的面积可以有效的削弱核武器对军事目标的攻击效果。如果将坦克师的集结地域从二战规定的3×3公里范围扩张到20×15公里范围,那么10万吨级别的核弹头一次只能杀伤1个营。
但无论军队如何升级装备,民用设施在核打击面前依然非常脆弱。10万吨级别的核武器就能有效的杀伤300平方公里,相当于那个年代一座中大型城市的占地面积。
因此在冷战早期,美国单方面挥舞手中的核大棒,通过威胁全面毁灭苏联本土的城市和工业中心,将苏联化作一片废土为手段,从而达到威慑和吓阻苏联的目的。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北约在该时期的常规力量建设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当时驻扎在西德境内的仅仅只有5个美国师,4个英国师,3个法国师,2个荷兰师和2个比利时师共16个师的力量,却敢于面对华约超过10个集团军,近60个师的庞大兵力。
如果华约方面在欧洲前线上发动进攻,北约将全面退出西德,在72小时撤退到莱茵河以西地带。并用核武器对莱茵河以东的西德领土进行覆盖。通过一系列核攻击将西德境内所有城市、道路和各种设施彻底瘫痪,从而破坏华约部队的推进。北约则将利用后备力量在莱茵河一线稳住阵脚。与此同时,美国的战略空军将把核武器倾斜到东欧和苏联的城市、制造中心和交通枢纽。从而彻底的毁灭华约国家,赢得战争。这一时期的上述战略被称为“全面后退战略”。
苏联方面对此的应对是扩充常规军事力量,并研究如何在核武器的打击下更好的发挥这些力量。华约的作战构想是在开战后尽可能快得和北约驻欧部队贴在一起,将北约驻德部队作为人质,从而让北约方面投鼠忌器。
总结而言,这个时期,北约在战术上处于防御方,北约的部队总在考虑如何快速撤退到莱茵河,如何坚守莱茵一线。但在战略上却处于进攻方,北约的战略空军将毁灭苏联作为其主要的目标。华约在战术上是进攻方,庞大的常备力量前出,威胁驻德北约部队。战术上的威逼姿态,更多是为了防止北约头脑发热,孤注一掷的进行全面核攻击。。
双方就在这种不对等的威慑之中走向了下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