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国学与传统文化艺术之家

张先生在北宋汴京

2018-05-02  本文已影响27人  青木艺术
这里酒楼茶肆,宅第店铺鳞次栉比,货物五光十色,种类繁多,市招高挂,买卖兴隆。街市上,士农工商,男女老幼,骑马的乘轿的,购物的,叫卖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真可谓“ 百家艺技向春售,千里农商喧日昼 ”,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合上书,效仿古人,吟诗作赋。恰好,又是一年春暖花开之际。

而张先生这个称呼,便是我对他的尊敬。

被宋徽宗用瘦金体提上的“ 清明上河图 ”,足足让我凝视了好久。

没错,这幅画最开始吸引我的便是这五个大字。

我对于瘦金体一直有一种痴迷的情怀。(可能是吴先生一直写瘦金体的原因。)

如果能回到北宋,我一定想尽办法膜拜在宋徽宗的脚下,不是为他的皇权,仅仅只因他写得的那一手好字,就足以让我癫狂。

这就是一种文字艺术。不知爱所起,却爱至深,独不可亵玩。

张择端的这幅画里,据说描绘了八百多个形形色色的人物。不管是商人,官员,船夫,乞丐……黄豆大小的人物里,举手投足间都生动形象。

张先生不一样,他一点都不一样。古人爱好的、胸中怀有的、文人欣赏的都是祖国的千里江山,万里丘壑。

但像他这样的作画,历史上少有,现代人也少有。一想如果让现代画家们描绘一副首都北京的盛大场面,那画家们估计直接翻白眼了。

张先生关注民间老百姓们的生活,关注每一个不同阶层身份者的仪态,关注每个角色的人该有什么样的动作,关注市井里大大小小的生活趣事,

按照现代的划分,他无疑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几乎没有一点浪漫晦涩的气息。

要说整幅画更有魅力的,便在于它灵动的自我表达。是的,这是一幅会说话,会讲故事的古画。

有人物的地方就有故事,有故事就离不开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而故事总是通俗易懂,接近人气,连接物质的媒介。

所以说,这也是一幅比较容易看懂的画,因为它的画就是一个个的故事。人们都会读故事,读了里面的故事也就读懂了画,这是张先生的能力。

这幅画早在我们小学教材里就出现过,便也是这个原因吧。

虹桥是故事的高潮,汴河漕运的紧张氛围,船夫们的卸货的忙乱,还有桥上看热闹的人群。像极了各大交通枢纽忙碌着整个城市的生存物资。

城市里,各种小贩商人的沿街叫卖,街边酒楼商铺百肆杂陈,过往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看不见画里人们的时辰。便突然想到一个词“ 昼夜同辉 ”。

城市外,有广阔的原野与山峦,浩瀚的河流,郊外的美景,那些我们所能想到的生活气息,都一并涌入画中,流逝百年。

像这样的作品,能出现的便绝无仅有。画家们都是创造者,也都是深刻的洞察者、思想者。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的有所作为,也是真正的艺术之才了。


快捷通道:

80岁的《富春山居图》

十八岁的《千里江山图》

我是青木谷家:自由撰稿人,伪艺术派,认真写文,身高二米二的医学生。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另一个简书号: 青木谷家。深度思考、刻意练习。

喜欢画画、手帐、艺术等的朋友可以关注本号,每天都会更新文章哟~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呗,爱你们❤❤❤~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2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