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余晖,一起饮风
文/子燃

今日,春分已至,暖阳照身。身心早已开始热血沸腾,借着夕阳西下,卸下一切疲惫的外衣,穿上轻风薄衣,踏上轻弹鞋子,一路向西,落日下沉得厉害。
路过热闹的菜市场,人们依旧在摊位前吆喝着,一个个下班的人影也慢慢挤满原本不大的市场过道,显得人间热闹。
春分的温度,在20℃以上,足够让身体不再怕冷,薄衣短裤,加上奔跑的加速度,一个两公里足够将身体热开来。
前两公里算热身,第三公里开始,身体开始出汗,头上出汗最多,没一会儿就从头上流到了眼前,用手简单擦拭,继续迎风奔跑。
此时的温度,奔跑在路上,有风却是最舒服的状态。当遇见无风路段看似平静,却觉得有些无聊,有风的加持,脚步也变得轻快,就算逆风而弛,也觉得身轻清爽。
大口往嘴里吸着空气,汗水早已被风吹干了,当用手擦拭时,却觉干燥。
四公里开始,算是跑得比较舒服的路段,这一公里身体早已适应了这样的速度和节奏,跟着路边跑就行了。
路上没太多的人,也没有太多的车,几乎路上就是自己一个人,夕阳西下,当跑完三公里时,夕阳早已没有了,天空变得暗淡,余光中橘红色和灰色开始重逢,此时的自己没有音乐声,只有自己的呼吸声。
当开始进入五公里,大脑开始发出放弃的信号:”你快别跑了,看你跑得那么累,你还是歇歇吧,快停下来。”
“我不听你的话,不听,我不会听的,你说得不准确,我不累,我不会停下来。”
此时一个骑自行车的男孩,开始回头看我一眼,看样子应该刚放学没有多久的学生,我开始向他骑行的方向跑去,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还是越来越远,当觉得快要靠近他时,他却消失在右前方的小路去了,自己开始继续向前奔跑。
有目标的奔跑,可以调动一点向前的加速度,虽然不能持续太久,但可以加速一段距离,心跳加速加上脚步的移动,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五公里。
接下的六公里,按照自己感觉舒服的速度,继续沿着这条马路来回奔跑着,此时路上有散步的人走在这条路上。
六公里,七公里,很快也快过去,看了时间,也该结束这次运动了,最后一公里,结束这次奔跑吧。
最后一公里的加速,在线路红绿灯开始,此时腿变得重了些,想要加速大脑又告诉自己:“快停下来,你不行的,别跑了,累了就歇歇吧!跑那么快干嘛,慢点,再慢点。”
此时路上,无风,跑得有些慢了下来,心里开始反对大脑给的信号。
“不听你的,该死的大脑固定思维,我偏不信,我觉得我腿上有劲,呼吸有量,不累,一点都不累,咱们走着瞧!”
此时开始加速,和大脑扯开关系,我跑我的,他说他的,我们各自安好,互不打扰,你说的话,不理会,我跑我的。
风停了,而我不能停,最后一公里也要冲刺,越到最后也要冲刺,特别最后的一百米,必须冲刺,大胆迈开腿,大步向前冲,加快脚步的移动,顶着一口气冲到最后。
当八公里结束,也就结束了今天心里预期的效果,八公里足够了,身心足够呼吸很久了,在这条路上。

很多时候,大脑的信号,总是靠不住,需要去打破它,不能任由它支配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我想这就一点点的改变。
生活的余晖大多不曾见到,也不必过于忧伤埋怨,有很多因素决定,自己能决定只有推开门,往想跑的路上,跑起来。
一路饮风,足够自己自由的奔跑一段时间了,此刻呼吸都是带着甜味的,脚步是轻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