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用负能量喂养着不要的局面 以为推开就了结了 其实那负能量一直

2018-04-18  本文已影响97人  a5b163e74440
推开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成为人类的时候,从我们感觉到这个世界,感触感知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被告知,如果不要某个东西,把他推开就好…

比如一把椅子,一粒鸡蛋,我们不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把他推开,而且我们发现只要是推开了就会远离

所以自然的我们认为推开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当我们渐渐长大,发现人生中有很多东西,已经不遵循小时候的原则,而底层是遵循吸引力法则的,也就是如果我们还用小时候的那种办法,将不要的推开,那我们只会吸引更多我们不要的

因为当我们推开的时候,我们的情绪感觉是不好的,我们恐惧、担心、害怕、抗拒…当我们带着这样的负面能量和感觉去推开我们不要的东西时,其实正是在用负能量喂养不要的局面,所以最后发现推开的东西离自己更近了,而且再来的时候会比之前更糟糕

怪不得越抗拒的越难消失,回头检视这个局面并没有因为抗拒而变得好起来,反而越加的严重

僵持

有的时候我们还会为了挽救不要的局面,想要做更多…

觉得自己要学更多、做更多去改善这个局面,但是有时候却发现让自己陷入急、乱、忙的状态

前天我才知道,有效半径是限制我们的,我们只能在有效半径内做我们该做的事情,而不可能去越级跳频做其他更多的事情

挥拳只能打出一臂长

脚踢只能踢出一腿长

这个就限制了我们本身能够做的事情其实是有限的,而且我们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做该做的事情,任何的越级跳频的想法都是幻想,任何的越级跳频都不是实干

能否每天都活在当下,把当下过好,其实是不容易做到的,有的时候对于抗拒的东西,我们把它放大了,那个画面越想越大,压在头顶上喘不过气,好想用全身的力量把它推开,如果推不开的话,就想要在上面加更多的力量推开

就好像我们拧瓶盖的时候,当我们拧不动的时候,会加更大的力量把他拧开

其实在不要的实相和现状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只会让我们更惨

也确实只有在有效半径之内去用力,才真的感觉使得上力,不要去想明天该怎么办,后天该怎么办?而是要考虑自己在现在能够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是使得上力的,能够做什么是让自己能量可以调和的,能做什么事情是让自己可以成长的…


我们总以为已成的事实很难改变,就像看到一个杯子,一个盘子真实的摆在那里,我们觉得这个局面像泰山一样是移不动的,但其实在能量的底层,如果我不用负能量去喂养它,不去聚焦改变思维。当我们用思想意识去改变的时候,实相也是可以跟着扭转的,这句话我听了很多遍,用了很多遍,可是没有理解到内心的深处,没有做到全然的相信

老师在授课101的课程里提到关于破解死循环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只要将限制死循环的某个点打破就可以突破循环了,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让我陷入死循环的从表面上看是实相决定的,实际上我的实相是由我的思想聚焦意识导致的,想自己在接触老师之前的六七年的时间里,大部分的时候,我都聚焦在自己不要的一面

因为最近我在练习碎碎念的时候,发现很多事情发生的时候,我的第一联想,我的第一感觉总是负面匮乏更多些

前两天老是在群里说孩子们关于完成作业的事情,因为儿子也在名单里,我的第一个联想就说:你看别人怎么没事啊?(对比)为什么每次都有你,(责备)为什么每次事件都有他呢?(怀疑重复述说)

然后发现在其他事情上也是一样的,一件事情发生了,我会不停的自责然后就跟自己讲一些烂故事,每次都重复这些烂故事,当我每次都聚焦,每次都把不好的能量投入到我不要的一面,结果当然吸引来更多不要的…

这就是我的死循环

破解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聚焦感赏好的一面,从底层重新编写好故事

终于又突破了一点,太厉害了!!

幸福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下载今日头条APP

关注:志新学习吸引力法则

在文章下方评论、点赞和转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