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略说张爱玲

2019-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满自龙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能否有机会拜读一位作家的作品,并因此而对这位作家的生平事迹做一番深入了解,的确也算得上是一种缘分。我所敬爱的作家也不少,但张爱玲却是我最喜爱的一位。

知道张爱玲这个名字,也有些年头了。因为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存在,更是小说界数一数二大家。她既是名门闺秀,也是民国才女,一生经历跌宕起伏,堪称传奇,且又才华横溢,著述颇丰。张爱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来的太晚,快乐也没有那么痛快。”她在二十来岁时便已名震文坛,大红大紫。相传,张爱玲的作品一经杂志发表,该杂志就被疯抢一空,一书难求。很多喜欢她的小说的人不得已只能在熟人间辗转借阅,或者干脆找了纸笔抄录下来,以便日后慢慢欣赏。

张爱玲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就算时至今日,《张爱玲全集》依旧是很多喜欢她的读者爱不释手的珍藏。

近几日,我又重读了一遍张爱玲的《金锁记》,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和感悟。张爱玲的小说,文笔沉博绝丽、摘艳熏香,情节跌宕回环,百读不厌。其行文之精,布局之妙,大有《红楼》之风格,实在耐读,就算当今知名作家贾平凹、莫言、余华等等诸君,其和张爱玲之间的差距之大,犹如天地云泥,绝难望其项背,更不可同等而论。一个女子,才情卓绝如她者,自古无多,谓之天才,亦不为过也!

我时常感叹命运之奇诡无常,这在张爱玲身上,体现的更是玄而又玄,思之令人喟叹不已,难以释怀。张爱玲的小说里,有她自己的影子,或者说,她在小说里,预言了自己的命运。《金锁记》里的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有血有肉,特别成功。读来如闻其声、如睹其容,眉目神态,呼之欲出。曹七巧和女儿的关系,实在有点像张爱玲和她母亲之间的关系。张爱玲的母亲,从把她生下来之后,就没有怎么看护过她,在张爱玲还是一个五六岁幼童的时候,母亲就到国外去了,一去好几年,期间很少回家,这使得张爱玲和母亲极少接触。张爱玲十岁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一走了之,她和弟弟张幼仪跟父亲和继母一起生活,继母对她很是不好,父亲听信继母谗言,也对她非打即骂。在这样的境况下,张爱玲逃出了家门,独自一人去寻母亲。然而,她的母亲对她仍旧非常冷漠,不管不问,母女关系冷淡,几如路人。有家难回、有母难靠的张爱玲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再无可靠之人。也就是在这样的窘境下,为了生计,张爱玲不得不拿起笔,开始了她的创作生涯。有过这样的经历,敏感聪慧如张爱玲者,岂能没有一点想法?我想她在创作《金锁记》这篇小说的时候,笔墨之间一定糅合了她和母亲的关系。虽是猜测,但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几乎是确定无疑。

再说张爱玲的爱情故事,也是一波三折。先是爱上了渣男,汪伪政府的笔杆子胡兰成,他们二人,仅仅过了一年多现世安稳的小日子之后,抗日战争结束,胡兰成因为他的汉奸身份,不得不丢下张爱玲,开始了大逃亡。这个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在逃亡路上,仍不忘拈花惹草,先后和护士小周(其名不详)以及一个温州寡妇生活在一起。当张爱玲千里迢迢前去寻夫时,胡兰成却冷漠地让她离开。这件事,使一向高傲的张爱玲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从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爱玲再也没有爱上过任何一个其他男人。直到后来去了美国,她才和一个名叫赖雅的大她三十岁的美国男人结了婚。赖雅去世以后,直到自己谢世,张爱玲的爱情生活一片空白。她的这些遭遇,又和《金锁记》里曹七巧有几分相似,都是争强好胜的女子,奈何命运多舛,多有变故,其中哀怨艰难,一言难尽啊!(满自龙19092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