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裁员”洪流丨从“202万条招聘广告消失了”开始...
近日,一波又一波的“大裁员”突然袭来...
【京东裁员】京东内部员工爆出“京东大面积裁员:强制末位淘汰,未婚未育先裁”事件。虽然京东27日发布声明,称近期有匿名人士和个别自媒体恶意造谣“京东裁员”,京东已收集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但裁员确有其事。
【宜信裁员】近日一则宜信裁员的消息引起热议:“互联网金融巨头宜信公司大裁员,上午开会,下午直接报名单,月底要裁完三分之一,凛冬将至。”
【拜耳裁员】在国外,医药巨头拜耳周四宣布:计划在全球11.82万员工中裁减约1.2万人,并减计38亿美元资产。这是到目前为止至少第八家提出裁员计划的跨国巨头。此前富士康、宜家、福特、大众、Verizon、庞巴迪、通用汽车都被爆出裁员计划,鼎鼎大名的行业巨头都在预判全球经济寒潮的来临。
此外,我们国内,一项针对招聘网站的监测显示,今年4月到9月,招聘广告的整体数量下降了202万个,其中二线城市占比达到54%,这份数据或许能够从另一方面解释为何现在开始对民营企业百般嘘寒问暖:50人-500人规模的中小企业成批退出市场,直接造成了就业岗位的萎缩,以及经济形势的严峻。
这不,微博上都有身为面试官的网友们来感叹现在的裁员潮了⤵️⤵️⤵️
这个寒冬,感觉格外的冷......
“裁员”这件事再一次刺激了我们这些上班族的敏感神经。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大面积的裁员只是发生在煤炭和钢铁这些产能过剩的工业化行业。
那时候,国有企业亏损累累。以重灾区钢铁行业为例,国有钢铁企业包钢亏损33个亿、鞍钢亏损45.9亿、首钢亏损11.3亿、马钢亏损48亿、南钢亏损24.3亿、杭钢亏损14.9亿……
临危之下,2016年供给侧改革强力推进:工业去产能,楼市去库存,金融去杠杆。
于是,大量的僵尸企业被关停、淘汰产能行业导致工人失业,落后产业遭遇大范围降薪。仅钢铁煤炭行业,2016年就裁员180万,2017年又裁员50万,再加上被裁的编外人员,真实数字比我们看到的更多。
那两年里,很多人失业,更多的人则被大幅降薪……
后来,在国家工业去产能、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银行作为融资中介,当实体经济的需求出现了大幅下滑时,对银行来讲,是极大的利空。
于是乎,银行纷纷被爆出大面积降薪、变相裁员。
2017年12月8日,民生银行一次性关停昆明分行下属的22家社区支行。仅平安银行,2017年裁员就将近6600人。据统计,中国五大行上半年裁员3.47万人;2015年至今,仅工农中建四大行就已经裁员7万。
6月份以来,全国上百家P2P平台接连爆雷,裁员潮在互金领域抢先发生。
钱宝网、雅堂金融、唐小僧、联璧金融等网贷平台纷纷“倒下”,引起了P2P暴雷潮,上百家网贷平台轰然倒塌。
紧接着, 在地产行业,绿地集团被称也将迎来一场裁员风暴,并称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对京津冀、上海及广深事业部总经理做出指示,要求上述区域尽快完成瘦身,裁员10%-30%。同在全球企业500强的万科和碧桂园并没有裁员计划,但是也进行着人员优化,但其采用的方式叫做“控制编制”。而在同一天,有传闻称,因战略收缩,华夏幸福天津事业部就地解散。
之后, 美团、拉勾爆出裁员信息,阿里、京东、华为不同程度“缩招”…….
经过上述一番的“大刀阔斧”,我们以为裁员这一事,就此告一段落了。
在岗的广大上班族们,可以安全度过2018这个年底了,可以踏踏实实过一个新年了。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个年底注定不让人省心,尤其是不让广大的工薪阶层们安心。
这不,这两天又爆出京东、宜信、拜耳等国内外大佬们大面积裁员的消息。
而且, 笔者还得到消息称:从11月份开始,互联网行业将会迎来一场大规模的裁员潮。
互联网行业,一度在我们看来是朝阳行业、支柱行业。
当什么钢铁行业、金融证券行业、P2P行业,地产行业等纷纷大规模裁员,让我们瞠目结舌的时候,广大的求职者们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互联网行业上面,毕竟还有什么阿里帝国、腾讯帝国在“主持大局”。事实上,从猎聘的报告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互联网大佬们接收到了将近80%的求职者简历,风光无两啊。
就在其他行业裁员潮中被波及的工薪阶层们,一心一意想着投奔互联网大军时,结果却热脸贴上了冷屁股。
“简历一直没有得到HR们的反馈,如同石沉大海了……”
“明明已经通过了面试,就等着拿OFFER了,结果HR通知我说计划有变,此岗位不招人了,所以……”,“我勒个去!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我简直就懵了……”网友讲述他的经历时如此说道。
“哎呀,你这算什么?!我是接到了offer,而且我已经把其他的公司都拒绝了,结果要入职了HR告诉我抱歉,吧啦吧啦……我还能说什么呢?总不能骂大街吧!”这位网友的经历显然更“悲惨”。
… …
总之,互联网公司各种不批offer、停止社招、出尔反尔等事件,前段时间是纷纷刷爆了朋友圈。
在互联网之后,还剩下什么行业可以供我们这些求职者们去指望的呢?
创业?
对于“创业”这两个字,我们现在只有“无奈”了。创投基金税从原来的20%,涨到了35%。
相当于一下税率涨了70%,这对于创投环境必然极大的抑制,如果创投规模萎缩,那么创业就变成了无米之炊,投资的资金成本上升,必然遏制整个创业环境。由于加税,也就意味着收入降低,市场收缩,风险加大,再加上资本市场本就已经特别糟糕,接下来的创投募资将十分困难,那么对于急需用钱的创业企业来说,可能会大量的倒闭。
在创业面临资金寒冬,同时企业大面积裁员的的局势下,
我们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难道,我们真的要被AI替代?
难道我们真的要大批大批地失业?
对于很多中产水平以下的人群来说,为了买房成家,为了供孩子上学,他们身上背负着各种房贷车贷信用贷,事实上,他们是真正失不起业的人。
这是摆在他们也是我们所有人面前的问题,既然不能坐以待毙,那就必须找出出路来——我们的选择就会偏向于继续在企业打工来让自己及家庭度过寒冬。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各大企业被爆全面缩招,裁员潮来临时,要主动跳槽还是留下竞争?”
对于猎聘APP上发布的这个话题,网友们也积极参与了回答,给出了他们自己的观点:
一,支持“主动跳槽”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公司业绩不好才会裁员,有能力换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平台,就勇敢前进,除非你已经没什么竞争力,才会留下继续等待,也许下一秒公司就解散。”
“主动跳槽的话,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有选择的余地,如果留下来,一旦被裁员掉,将会有些被动。”
“行业利润摊薄了,加上减员必然有大的调整,即使不跳槽也面临要适应各种新的挑战。有能力有机会干吗不试试向其他方向转变呢。”
“如果个人在企业的成长空间已经到头了,那就没必要再熬下去,流动能带来新鲜的血液,能挖掘更大的潜能,所以赞成主动跳槽。”
二、赞成“留下竞争”
“熟悉的战场总好过外面的战场,经济寒冬下主动走出去或许是一种勇敢,但是残酷的现实下总免不了更多的无奈妥协,这种情况下的奋斗会好过当前看似难忍的困境吗?”
“如果依旧看好企业,自己的发展趋势和公司发展趋势相一致,那么就可以留下竞争,竞争可以带来更好的自己。”
“各大企业缩招,那也可以反映出经济正处于紧缩状态,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你跳槽了,也一样的结果,弄不好下一份工作还不好找呢,所以既来之则安之吧。留下竞争吧。”
“目前国内就业大形势真不好,宜家、富士康、ofo等全在裁员,一个岗位就突然多了好多人竞争,所以还是留下来较好。”
除了上述的观点之外,网友们也有其他的一些声音:
“凡是防患于未然不是坏事,僧多粥少,早点未雨绸缪,好过突然被失业!很多时候竞争也未必是绝对的公平,所以没必要干留着等!大可以骑驴找马!”
“首先有竞争留下的能力,也要有跳槽的准备。这样才是主动跳槽,而不是被动跳槽。结合自身情况,谋划而后动。”
“首先要看个人的职业规划,自身的能力和状况。其次要看公司这个平台怎么样,业务怎么样,公司本身是否不错,公司高管团队是否值得信赖。如果公司本身就不行,业务也没有,高管团队也不靠谱,那就没必要留下来了。”
笔者总结
任何时候,都是靠能力说话,是能力和角色决定了我们的的不可替代性,
此外,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所以我们无论出于什么岗位,在什么行业,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
有危机意识,就会保持时刻的警觉,就能够有洞见。
在看清形势的情况下,从而,顺势而动。
对我们而言,任何企业都只是一个平台,我们为企业输送价值,企业为我们提供利益,当我们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公司给到我们的收益时,公司自然会留用我们。
我们应该想起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是的,但前提是你是不是金子。
因此,在平时就应该打好基础,成为自身所在领域的精英,届时,裁员什么的,与你又何干?在整体的就业环境和市场越不景气的时候,我们越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做自己的主人。
在任何行业,只要这个行业存在,只要这个行业要生存维持下去,只要这个有它自身的价值,那么在这个行业中有公司裁员,就会有公司招聘。
因此,事实上:好的人才,公司永远需要。在任何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都不会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失业。
共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