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一)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刘飞琼
今天聊天,你提到一个“课题”:探讨诗歌。一个很大的命题呵。
有句话说“年少情怀总是诗”。而今,我们的年龄,距离年少确实远了些。然而,我想,对自然、美好的一切感兴趣,就离诗歌不远了。
叶嘉莹先生说:“写诗、读诗是人类生命的本能”。我是相信的。特别是十几岁时,每一个内心敏锐的孩子,都曾经喜欢过诗歌,都曾经在日记里仿照舒婷、汪国真、席慕蓉,写一些看似幼稚却又深情的句子。谁说那仅仅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呢?
当然,那一段如诗的青春会逝去。只是,还是有一些人,执着地怀念着承载着青春时光的文字。
诗是什么? 诗为心声。心灵足够丰富,眼界足够宽广,诗,就就不遥远。
亲爱的你,已经具备了写诗的客观条件。
剩下的,仅仅是对语言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把握了。
我们中国文字,仅就诗歌而言,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最美的语言吧?因为汉语抑扬顿挫的四声,有天然的韵律美。
你念“万水千山” “山明水秀”,是不是读起来就有诗的美感?
所以,我们,缺乏的,不过是语言的积累。
在和你一起探讨的过程中,我觉得我自己也会有一些新的思考,这也许就是两个人交往、跟一个人在家闭门造车最大的区别吧。
我在小区,一边散步,一边在想着《红楼梦》里面那个香菱学诗的情节。其实啊,我觉得,我们两个现在就完全可以把自己放在香菱的位置上,去听听黛玉说诗歌的创作。你说呢?
得良友来如对月 ,有好书读似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