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20180522 解读:《为何家会伤人》
作者介绍
武志红(wuzhihong)《为何家会伤人》作者,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心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成立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曾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致力于用心理学去理解中国式的个人、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经典现象,读者遍布世界各地华人区。著有《为何家会伤人》《感谢自己的不完美》等系列作品,总销量超百万册。
作品简介
本书为经典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的全新升级版。该书出版七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在本书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订,并新增六万字内容,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作者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当下读者的心,凭借十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作品序言
2007 年1 月,我在天涯杂谈上发表了帖子《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个帖子迅速成为热门。2007 年5 月,我的第一本书《为何家会伤人》出版,也立即成为畅销书,到现在已重印二十余次,销量数十万。豆瓣上那个曾惊世骇俗的小组“父母皆祸害”里,一直到现在, 我的文章《谎言中的No.1》都是他们置顶的第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
我读过很多解读家庭关系的著作,但从来没有见过一本书这样适合中国人看。武老师对心灵这个东西有直觉,对他人的痛苦有着敏感的同理心,对怎样走出困境有中肯的见解。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因与父母的关系而至今内心孱弱的人,这一本书都会大有帮助。
——铁皮人
跟传统的家庭教育书不同,这本书不只是给父母看的。除了亲子教育、青春期叛逆等话题外,它还讨论了很多婚恋领域的成人话题,如激情式恋爱的本质、缘分的心理学解释、一见钟情的几种方式等。身边的故事加上新锐的分析,令人顿生“天啊,竟然是这样的”的醍醐灌顶之感。这本书除了对个人有所帮助外,对于我们这个盛产隔代抚养、打是亲骂是爱、高考至上、小皇帝和孝道崇拜的社会,更有着广泛的棒喝意义,堪称心灵自救和家庭幸福的通关晋级全攻略。
——绯色小剑
《为何家会伤人》从心理学角度教我们同内心的父母和内心的小孩和解。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有极高的心理学素养,文笔通俗流畅,他的这本书都堪称经典。如果你正在受家庭问题的困扰,这是一本能让你豁然开朗的好书。如何明确家庭关系、家庭责任,认清病态家庭的前因后果,建立健康的家庭心理,它将为你一一揭开心中的谜底。真的受益匪浅!
——郁丫头
这是一本极具思想性的家庭关系指导书,为人父母的一定要看,而且越早看越好。
——加木生火
帮助内心成长的一本好书,和谐家庭的“圣经”。
——yywez
核心内容
《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334页大约26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5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2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为何家会伤人》。作家伊坂幸太郎曾经写道:“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许多父母认为,自己给了孩子生命,就应该被感恩戴德,于是生而不教,教而不爱,伤害孩子而毫无悔意。他们不知道,孩子需要的不仅是抚养,还要有爱。
为什么你总是恋爱失败,为什么你婚姻不幸?为什么你总是焦虑不安?为什么你承受能力极差?这些问题,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来看,都有迹可循。《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列举了许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真实案例,阐释了中国家庭伤人的机制,涵盖全面,深入浅出,指出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错误的做法和观念,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为何家会伤人》的作者武志红,是知名心理咨询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专业,曾出版过《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为何爱会伤人》、《巨婴国》等作品。他引发了大众对于原生家庭这个话题的关注,他所提出的“巨婴”概念,更是激起了社会范围内的讨论。
如果你为人父母,看完这本书,会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背负的责任,也会更明白如何成为更合格的父母,如何正确地去爱孩子。如果你为人子女,看完这本书,可以对照案例,了解自己性格的成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主动地去克服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去探讨如何改善家庭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武志红认为,我们都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在恋爱期间,我们会用各种方法让对方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的爱,会让我们记起童年的自己,会决定我们是修复童年的错误,还是重复童年的错误。他举了两个案例。
第一个案例的主人公叫岳东,他的妈妈在爸爸去世后一直换男朋友。岳东的初恋女友阿静对他非常好,但是岳东把对他妈妈的怨恨转嫁到了阿静身上。尽管阿静温柔体贴,非常爱他,但他还是对阿静百般挑剔,甚至嘲讽她长得难看。阿静最终受不了,离开了他。
第二个案例的主人公叫张莉,她的爸爸曾经和一个女人离家出走。她对丈夫总是疑神疑鬼,甚至跟踪丈夫。在他们为此吵架时,丈夫突然恍然大悟地问张莉:“你是不是怕我和你爸爸一样?”这句话击中了张莉,她瞬间醒悟了,丈夫和爸爸是两个人,不能混为一谈,所以她开始控制自己,不再猜疑。
自此之后,她与丈夫相处得越来越和谐。原生家庭的夫妻关系对孩子将来的婚恋状态影响重大。健康家庭的孩子,会把父母的爱传递下去。倘若原生家庭不健康,我们也可以努力去打破恶性的循环:岳东如果能够停止对父母的怨恨,学会去给予,他就不会失去阿静,张莉成功控制了自己的行为,修正了童年的阴影,便获得了幸福。
尽管我们难以摆脱父母的恋爱原型,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恋人,并找到好的恋人,彼此成长。在亲密关系中,不要随便揣测,认定对方有外遇,不要随意评价,贬低对方的价值,在对方只是想要倾诉的情况下,不要随便出主意,更不应该把权利规则带回家。我们必须把家和公司分开,让爱成为家的主旋律。
我们应该明白,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定海神针,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心灵寄托。如果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那么婆婆就会把儿子当成最亲密的人,并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和儿媳建立亲密关系,进而出现糟糕的婆媳关系和严重的恋子情结。这都会产生不健康的家庭模式。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我们终将与父母分离。婴儿时期,我们离开了妈妈的身体,幼儿时期,我们明白了“妈妈是妈妈,我是我”的概念,接着我们开始求学,最后我们彻底离开家,组建自己的家,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亲自教孩子学会分离。
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并不是因为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自己离不开孩子。他们觉得事事包办,让孩子不犯错,一帆风顺地在自己的庇护下成长,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但是,真正健康的爱,是允许孩子独立,准备好与孩子分离。过度的溺爱,反而会阻碍孩子的正常发展。被溺爱的孩子,难以抵抗挫折,而且喜欢逃避问题。因为他们在溺爱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感受,也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权利。
真正聪明的父母,懂得放手让孩子探索,尊重孩子受挫折的权利,能够帮助孩子形成自我认知和提升,让孩子能够更有信心地去面对这个世界。少挑孩子的错误,给孩子独立的空间,不要畏惧与孩子分离,才是对孩子好的正确方式。还有些父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总是挑孩子的毛病,总是对孩子的成长指指点点,对孩子的行为百般控诉。这些行为背后的根源,其实也是因为害怕与孩子分离。武志红提到了一个真实案例。
一位母亲写信控诉儿子的网瘾,说她曾下跪求儿子不要上网,但是事实上,她的儿子已经半年没有上网了,所谓的“犯网瘾”,也只是每天上两个小时的网。事实上,孩子根本没有网瘾,只是母亲想要勒令孩子顺从自己,给儿子制造愧疚感。她渴望与儿子黏在一起,渴望永远了解他的想法,拒绝与儿子分离。
但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家长应该学会聆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他的成长。无论多么不愿意与孩子分离,也该明白孩子总会长大,走过青春期,走向独立。青春期必然叛逆,叛逆意味着脱离对亲人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太顺从听话的好孩子,叛逆期会推迟,并且缺乏生命力,没有激情。
如果孩子叛逆,说明他有很强的生命力。太听话寡言的孩子,反而该被担忧,因为抑郁症的一个重要的成因,是本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了自己。父母在控诉孩子有问题之前,应当先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问题。是不是自己不论对错,不讲道理,只要求孩子听话,忽略了他们的主观感受。是不是自己不愿意离开孩子,所以才在孩子身上挑问题。
不要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当父母自身的成长停滞下来,就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承受双倍的压力。一位父亲写信给武志红,说儿子从小就被妻子逼着上各种培训班,儿子自嘲是见不到阳光的人,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孩子五年级就长出了几根白发,到初中白头发越来越多,看起来像个小老头。把理想的自我强加到孩子身上,把孩子视为实现目标的工具,甚至通过打骂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说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是在摧残孩子。
转嫁焦虑,是一种双输的做法。父母不该把孩子的成绩当作信仰,更不该把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好的父母,应该给孩子空间,关注自身的成长,而不是绑架孩子的成长。《重庆晚报》曾报道过一个西安某中学的高二女生。这个女生患上了嗜考症,考试成瘾,不考试就烦躁,还只想考第一,赢得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羡慕。
这样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干预,会发展成偏执型人格障碍或者精神分裂症。网络成瘾的孩子,心理机能上起码是正常的,他们只是把网络视为逃避现实的安全岛。而考试成瘾的孩子,心理机能已经被破坏。他们的快乐其实掌握在别人手中。他们追求的不是自身的快乐,而是外人的认可。在父母的焦虑控制下,有一些很听话的孩子会出现被动攻击的现象。
他们在行为上顺从父母,但是潜意识里又极其想要反对强势的父母,所以故意用考砸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考砸会让他们心里有一丝快感,觉得自己成功反抗了父母和老师。父母的理想不该由孩子承担,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不应该由孩子来调节。父母莫名其妙的责骂,不该由孩子承担。他们只是孩子,没有保护妈妈的能力,更没有改变爸爸的能力,孩子没有必要为父母的冲突负责,更没有必要自我牺牲。
中国式家庭
中国的家庭中,大人对于孩子的活力有一种普遍的恐惧。他们想要限制孩子的自发行为,想让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听从自己的指令。令人悲哀的是,愚孝的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配偶的利益甚至自己孩子的利益,只为了孝敬父母。北京大学佛学博士孟领殴打岳父岳母的帖子,最后真相大白。孟领的岳父岳母要求他妻子给小舅子买房。孟领的妻子答应了,但是钱不够。
岳父岳母看上了他们小两口买的大房子,想霸占他们的房子,留给儿子。打人的事是有,但不是孟领打岳父岳母,而是他们反过来打孟领。在孟领岳父岳母的价值观里,他们生了孩子,孩子就永远欠他们的。而孟领的妻子之所以心甘情愿被支配,是因为渴望能亲近父母。她想要通过不求回报的付出,唤起父母的愧疚感。父母越是冷淡,她就越想迎合,想通过这种迎合来讨一点点爱。
但是孩子的这种付出却很少能唤起父母的愧疚感,他们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武志红说,愚孝源自不甘心,而奉献的结局是被忽略。在家庭里被忽视的孩子总是对父母百依百顺,而父母却总是把他们奉献出来的钱财给了一直溺爱的其他孩子。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亲子之间的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包括妈妈和子女的关系,婆婆和儿子的关系。
婆婆和媳妇抢夺儿子的注意力,儿子被逼无奈想要逃离,于是一个家庭中,公公和父亲总是缺失的。妻子得不到丈夫的关爱,于是过多的关注子女。妻子会把儿子当成丈夫来依赖,儿子因为被溺爱而喜欢逃避。女儿作为妻子内心深处的小女孩的投射,被妻子讨厌,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到了下一代,妻子变成了同样讨厌儿媳妇的婆婆,女儿变成了像她妈妈一样的妻子。
想要打破这种困境,就应当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丈夫给妻子足够的关爱,妻子才能正确地爱子女,子女也会受父母影响,学会正确的爱的模式。这样一来,就不会再出现女儿只爱爸爸,儿子只爱妈妈的情况,子女会认同自己同性父母,并且回到属于各自性别的世界。夫妻掌握自己家庭的话语权,婆婆就不能再霸占儿子,排挤儿媳。公公和丈夫这两个角色,也就重新被重视。大家各归其位,才能形成健康的家庭关系。
我们都渴望出生在一个健康的家庭,拥有开明的父母,但是很遗憾,没有人能够决定自己出生在怎样的家庭,拥有怎样的父母。我们可能遭受过糟糕的家庭教育,承受过难以承受的童年阴影,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恋爱不顺,婚姻不顺,不懂得如何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虽然这些都难以彻底扭转,但是我们却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修正。
当我们恋爱时,应当满怀真挚。当我们成了父母时,善待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并且准备好将来的分离。身为子女,跳出来看自己的父母,也会明白他们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自身的局限性使他们无法恰当地对待我们。这一切已经发生,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但我们已经成年了,我们有力量去修正自己内心的缺憾。
人生还很长,你我须持有希望,走完这漫漫长路。为什么你总是恋爱失败,为什么你婚姻不幸?为什么你总是焦虑不安?你知道如何打破原生家庭的障碍,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吗?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这本书并不是什么心理学理论学术论著,即使你是没有接触过心理学的人士也完全可以看得懂。里面举了很多实例来告诉我们一些心理真相,让我们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的焦虑、恐惧、抑郁、紧张等很多时常出现的负面情绪和缠身已久的坏毛病都可以在我们的家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中找到原因。
时间不仅可以追溯回青少年时期,还可以追溯回童年时期,更可以追溯回婴幼儿时期,因为越年幼,父母对我们一生的影响越是深远的。不过,这本书只是告诉了我们原因,并没有告诉我们该怎样解决,所以建议已经很困惑的同学看了后还是要找专业人士辅导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心的矛盾、痛苦。
这本书可以算做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从业10年最畅销代表作,中国式家庭问题第一书。它细致入微地揭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解读你我的情感模式。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你的心,帮助为家所困的人们重新找到自由与幸福。如何明确家庭关系、家庭责任,认清病态家庭的前因后果,建立健康的家庭心理,本书为娓娓道来,同学们称本书为“极具思想性的家庭关系指导书”“内心成长的一本好书”,“和谐家庭的圣经” 。
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父母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爱与自由是父母能给孩子的礼物。老师对心灵这个东西有直觉,对他人的痛苦有着敏感的同理心,对怎样走出困境有中肯的见解。所以,小编说这本书简直是大众心理学经典!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一遍。当然我个人打算重复阅读到能完整复述下来。
记得大学时代突然对心理学上瘾,作为门外汉,跟很多人一样,认为学点心理学能更好的了解别人或者说更好的把妹,哈哈!怎奈道行不够,当时读弗洛伊德始终觉得进不去又出不来。慢慢地开始了解,其实心理学最大的作用应该是了解自己,读了些国内心理专家的书,觉得武志红还是比较靠谱的,尤其这本,能帮你解答不少我们最亲近的人际关系现象,理解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成因所在。
一、关于恋父/恋母情结
1.如果爸爸非常爱女儿,女儿长大后就会希望找一个和爸爸比较像的男人,重复她童年的快乐。当遇到这样的男人时,女儿的幸福感很容易被唤起。
2.如果孩子3-6岁时和异性父母关系不好,他们长大后的恋爱婚姻也会重复童年的灾难。
当面对与异性父母的相似的异性,他们的爱不由自主地会被唤起。
唤起的初衷是渴望妈妈或者爸爸的爱,是要求远多于给予的爱,妈妈爸爸童年时没有给孩子的,现在希望能从相似的异性身上获得,就像找到一个机会去纠正童年的错误。
二、关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1.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因为自己无法实现理想自我,就将压力转嫁给孩子。
2.家长自己适应不了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把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而不去提高自身。
3.打骂孩子,实则是欺负孩子年幼宣泄自己的情绪。中国的家庭普遍都有书中说一些问题,但却不重视,认为都是对的,其实给小孩性格,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然后这种关系在世代轮回。这本书对我解决自身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很有帮助,希望自己能够阻断这种轮回,给孩子健康的心态。
文章用很多事例论证了心理学方面的观点,有些观点让我感同身受。作者书中援引了多次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心理研究,方向很很不错。中国人大多数人看着本都会被触动,因为很多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直困扰我们情感的所有根源都来自童年。希望更多人能看到,既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能避免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陷入恶性的中国式家庭的循环中......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这本书所列心理学方面等相关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
◇ 家就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 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 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 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而且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 溺爱是陷阱,实际上,溺爱的父母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但它却披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外衣,而变得仿佛不可指责。
◇ 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
◇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 任何一种带有心灵感应的爱,都可以让阻断的生命之水重归流动,特别是爱情。
◇ 孩子至少要让妈妈带到九个月,才能保证这个孩子有一个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础。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像是在找妈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小孩儿,那他很容易就被收服了。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婚恋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为什么我们处理不好亲密关系?
声称最重视孩子的中国父母,实际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国父母有一个十分陈旧的观念,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他都无所谓,越大就越应该重视、尊重他。婴幼儿时期不亲密,长大后又瞎亲密,处理不好爱与自由的关系。孩子在三岁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都 来自这个阶段。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则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所以,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在婴儿一岁之前,怎么爱他都不过分。
新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母亲对于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决定作用的。三岁之前,父爱可以不存在,爸爸的作用只是支持妈妈,给妈妈安全感,而不是直接发挥作用。但是,中国人的产假只是给妈妈一个身体恢复的时间,中国家庭中的老人又习惯把孩子从妈妈身边“抢走”,社会与家庭一起制造了母亲与孩子的分离。
在一个有男权倾向的社会,妈妈作为外来者进入一个家庭是孤立无援的,爸爸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儿女放在第二位,情感上, 妈妈永远是最末位的。当母亲有了儿子,她便将自己对丈夫的欲望转移到儿子身上,儿子总是害怕被母亲的爱所吞没,于是便有抗争,抗争的结果是,将逃离妈妈的欲望转移到自己老婆身上。在父权色彩浓重的广东潮汕地区,一般男人不会离婚,老婆就是妈妈、是责任。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妻子是合法的性伴侣,男人对众所周知的性爱有羞耻感,因为这令他想到对母亲的情欲。所以,很多男人会在妻子之外找另外一个女人来谈情说爱。这样,被丢在家里的妻子、一个缺爱的妈妈所生的孩子里,男孩会与来自母亲的情欲纠缠,而女孩, 则容易成为妈妈“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通常我们第一个爱上的都是自己的妈妈,如果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构筑得不好,成年之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童年的内心模式在成年就会呈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一个轮回。
为什么小萝莉爱大叔?
小萝莉总是嘟着嘴要吃奶的样子,她们渴望被包容,需要安全感,但是同龄人只有活力、热情。大叔就是妈妈,一个没有乳房的“妈妈”。大叔都是被阉割的,如果面对成熟的女性,他们会自卑于自己的男性力量,但是萝莉让大叔有了用武之地——“喂奶”。按照正常的心理发育,如果女孩在原生家庭中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足够多的爱,那么到了大学毕业的年龄,应该寻找激情和独立的情感。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对你说,你不用工作,每个月给你多少钱,我来照顾你,正常女孩一般都会拒绝的,因为她不想被约束。但是爱大叔的萝莉只是生理年龄到了,心理年龄还停留在拉着爸爸的手探索世界的阶段。
其实每个时代的中国女性都有大叔情结,中国总体上是个男权社会,女性缺乏安全感,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相对于她们的兄弟,根本上得到的关注和爱更少。我有一个来访者跟我讲过,在有些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的地区,有一些高中生与大叔在一起,不是要大叔的钱,只是希望从这些大叔身上获得一些关注和爱。她们往往是多子女家庭中被忽略的孩子,与大叔的关系中,还会重复她们之前被忽视的关系模式——那个男人有自己的家庭,不会将所有的关注倾注在她一个人身上。很多大叔在小时候便是懂事、少年老成、不用父母操心的好孩子,小孩子的那一部分天性被过早丢掉了。他们与萝莉在一起,在“喂奶”的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回到童年的幻象,是对自己的一种补偿。
为什么会有小三?
小三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想要物质上的满足,另一种是想要赢,最后一种是做小三上瘾。小三成瘾的女人一般都比较会折腾,但是一旦男人为她放弃家庭转向她,她马上就跑开了。因为她们只想构建三角关系,她们通常受恋父情结折磨,小时候在与妈妈的竞争中失败了, 长大后要修正这个错误。但是,又不能完全把“爸爸”夺走,因为这样会得罪“妈妈”,会让自己很羞愧。
我一位朋友,才24 岁,已做过十次以上小三了,与她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个男人对她说,曾经考虑过与妻子离婚,然后跟她结婚, 但是后来发现,幸亏没有离婚,因为她对他老婆的兴趣大过他本人。这个女孩开始并不明白自己为何陷入这种情感模式,后来看小说《道德颂》受到了启发,小说的女主人公认为三个人的关系比两个人的关系有趣得多,可以时刻处于战争状态。她怀了那男人的孩子,但最后把孩子打掉了。她一直以为对手是一个强大的女人,后来发现,这个女人已经奄奄一息了。然后便有了胜利者的失落,为了应对自己的愧疚,就把腹中的孩子打掉了。
我还有一位朋友,有过三段第三者恋情,每一次都是在男人表示很爱自己妻子或者女朋友的状况下爱上对方的。因为她认为男人很爱“那个女人”,她就可以争一下,而且相信这个男人一定可以更爱她。她的逻辑在别人看来很奇怪,但是继续考察她与男人的交往模式就可以看到某种合理性,比如,她对于男人的需求比较低,只要节假日来看她就可以了。她处于爱的绝望中,将恋父情结一直维持在没有实现的状态,接受了竞争不过“妈妈”以及得不到“父爱”的事实。
在广东潮汕和客家地区,有比较典型的重男轻女现象,很多家庭为了要一个男孩,之前生了好几个女孩,当这个男孩出生后,家长又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男孩身上。这个地区有很多男人包二奶,而且总有看起来无怨无悔的女孩投入这样的关系。她们来自重男轻女的家庭,都不习惯于独享一个男人,觉得分得一份爱情就满足了。所以, 这些地区就有这种奇特的现象:女人无论受多大的委屈都不离婚,而另一部分女人甘愿去做二奶。
真正很爱自己的女人是没有办法与他人分享另外一个男人的。在三角关系中,得利的是男人,痛苦的是两个女人,如果男人有足够的同理心,应该不会去构筑这种让人痛苦的关系。
为什么好男人总是被“坏女人”搞定?
中国男性有一多半是那种没有力量的老好人,没有活力。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是道德高尚但乏味的,而且在家里又总是暗示、攻击、指责别人道德低下。与男人一样,这样的女人也是没有活力的。但是,充满欲望的女人是有活力的。比如田朴珺,媒体上关于她的信息让我们看到一个积极主动、欲望强盛的女性。她跟邓文迪很像,都是可以很直接地向男人示好、撒娇的,她们会凶悍地对待对方,也会凶悍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人类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往往是在找一种圆满,将自己没有的那部分补足。这是无意识的,而且带有普遍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好男人都被“坏女人”搞定了,因好男人渴望拥有坏女人身上的那份活力。
为什么不能乱性?
一些女人用身体与男人做交易以换取她们想要的地位、发展机会。但是她们并不是都能贯彻好所谓的游戏规则。无论是中央编译局女博士还是那些出来爆料的官员情妇。她们都轻视了自己对感情的态度,以为利用身体达到目的就行了。但是实际上,一旦陷进去,与对方发生性关系,就会对对方产生依赖,虽然那不一定是爱,但是当对方与她断绝关系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人是情感动物,得到的爱越少,爱的空洞就越大,一旦与人建立关系,就害怕被抛弃。
现在人们认为爱、性和婚姻是可以分开的,人对感情是有需求的, 但是不能用错误的方式来实现。我曾经在婚恋网站上看到过一个经历了三百次一夜情的男人的自白,他说,自己每经历一次为了性而性的关系,就会对人性有一次更深的失望。人们经常过高估计自己,以为自己会很潇洒,其实情感是最玩不起的。就像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十诫》中所说的,深情是存在的,而且深情不可亵渎。
为什么没有人可以爱?
人的内心既有对爱的渴望也有对爱的绝望。当爱的渴望级别很高时,就很容易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如果爱的绝望很深,也不渴望,就很容易成为橡皮人,也就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超级宅男和超级剩女。很多人会认为剩女是择偶标准太高,其实是她们害怕去爱,害怕渴望得不到满足后的痛苦。不让情感升起,就不存在失望了。根据接触的个案,只要是想结婚的都结婚了,在这一点上,真的可以心想事成。
有人说,爱情发生的概率很低,这反映了他内心的局限,因为对爱绝望,范围才会那么狭窄。一个圆有360 度,有的人非得在361 度上找爱,那他永远找不到; 有的人有36 度,那么他就有十分之一的可能性;有的人能在180 度上找到,那么他就有一半的机会。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
前人有总结,一对相爱的男女,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一,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这是激情期。心理学上说,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其实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但是,你和我头脑中想象的一模一样。彼此都活在幻觉中。第二个阶段,一加一等于零,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为你。婚姻战争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试图改造对方,当筋疲力尽,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才是爱。也就是进入第三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二,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为什么会喜欢同性?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孩子三岁就有了性欲,恋母情结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我接触过一个个案,有一个男孩一直与妈妈睡一个被窝,一开始他把自己的情欲关了起来,后来实在关不住,为了防止情欲流向母亲,他选择了同性伙伴。情欲宣泄之后会很愉悦,愉悦就形成一种执着,后来不断地强化成一种性取向。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时尚大师麦昆的同性恋倾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恋母,他有同性恋伙伴,但是他的恋人永远都不及他的妈妈、他的导师或者像 Lady Gaga 这样的女性来得耀眼。他最依恋的人是母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自己最害怕妈妈比他早死,最后他果然在母亲去世后自杀了。他的事业选择也与母亲相关,因为母亲爱好缝纫。但是不能跟妈妈一起生活,不能爱上妈妈,所以将情欲流向了他认为安全的宣泄对象——男人。当然,这只是我接触到的同性恋的一种案例,并不能涵盖所有情况。
为什么婚姻没有安全感?
中国人有七成至八成的婚姻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基础上,婚姻安全的最高境界是彼此成了亲人,因为亲人是不会离开你的,想起他就很亲切,但实际上也很少想起他。关于安全感,中国人有单一的物质化界定,比如房子、车子。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所以说,丈母娘推动了中国的房价。爱情还是物质,这种选择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为什么不能先有爱情然后再有物质条件呢?中国人总是在劝那些在婚姻关系中没有爱情的人,别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他们一定不会将爱情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作品目录
【升级版序:
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妈妈是婴儿的镜子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溺爱=过度地阻碍
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精神分裂如何发生
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
考试瘾比网瘾更可怕
孩子总考砸,可能有内情
高十二、初九与压力
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家有失败留学生怎么办
如何一年圆“北大梦”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孩子当不了家庭的保护神
【中国式家庭】
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你的身体,是不是别人的奴隶?
唤醒你沉睡的活力
碰触你的内在婴儿
愚孝是怎样炼成的?——对迎合者的心理分析
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