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承认吧,你没那么爱你的孩子

2020-08-30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咨询师_滑洋

文 | 滑洋

编辑 | 了不得

“在梦里,我的妈妈在饭桌上不断地给我夹菜,夹菜,让我多吃,还轻声细语地问我好不好吃。”

“但我突然看到妈妈的嘴里,有好几排尖牙!像鲨鱼一样!”

“我被吓坏了,惊出一身冷汗,醒了。”

告诉我这个梦境的朋友,她的妈妈我也很熟悉,实际生活中她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

她的妈妈看起来非常细心、耐心、会给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对我这位朋友来说,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但这位朋友告诉我,“工作之后,自己和妈妈在一起,从来不会超过7天。”

3天以内,春风化雨;

5天以内,和风细雨;

7天以内,无风无雨;

7天以上,暴风骤雨。

她和妈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刚才的“噩梦”。

刚才噩梦中出现的“牙齿”,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讲,这是攻击性的表现。

我们时常讲的“爪牙”,其实就是我们身上的武器,也是我们攻击性的代表。

“像鲨鱼一样好几排牙齿”,这种景象,可能只会出现在恐怖片中的镜头恐。这一点隐喻着妈妈强烈的攻击性。

随着我们咨询的深入,她渐渐发现,和自己妈妈相处,潜意识中一直有一个感受:妈妈对她很好,但是,越是对她好,她越痛苦

潜意识中这个感受,一直以来,带给她无法言说难以表达的难受。

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则非常费解。没有理由啊,她妈妈明显是这么地爱她,她的难受缘何而来?

任何爱,都有价码

在咨询过程中,她渐渐意识到:妈妈对她确实很好,但代价是,必须要听妈妈的话。

“听妈妈的话,你就是个好宝宝;

不听妈妈的,妈妈就伤心、难过、生气给你看。”

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控制。

妈妈要求她,只能和妈妈好,不能和爸爸好。只要她和爸爸统一战线,妈妈就会非常生气:“你们爷儿俩好,别跟我说话。”

妈妈会问她晚餐想吃什么,但,当她说出想吃的东西时,妈妈又会说,“别吃这些,不健康,妈妈给你做个更好的。”

妈妈一定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围着她团团转,即便她一再表示不需要,但拒绝无效。

她不仅必须接受妈妈的全部好意,还必须要领情。

否则,就会成为妈妈所说的“不知好歹”“我这么照顾你,难道我还有错了?”

妈妈会变得非常委屈,这种委屈,很是锥心。

咨询到这里,她终于感到,“任何事情,都有价码。母爱也是,价码是她的听话。”

想到这里,她再次惊出一身冷汗,甚至开始攻击自己“不孝”

但事实上,的确有些爱并非那么“无私”。

这么“爱”我,你有什么目的?

很多爱在潜意识层面都有索取的成分。付出越多,在对方身上寄托的期望越大。

父母会把大部分的关注、资源、照顾都给予孩子,一片苦心,而同时也暗暗地向孩子索取自己想要的。

比如,满足自己的自恋,延伸自己的功能。

南希曾经在她的《理解人格结构》一书中,有一个例子。

一位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任何地方都要做到最好,“一定要第一”的那种好。

当孩子被耶鲁大学录取后,这位妈妈不甘心,在明知孩子很可能会面临适应障碍、人际融入等各种问题的情况下,一直坚持给哈佛大学写申请信,希望孩子能够转学。

究其原因,这位妈妈曾落选和哈佛比肩的全美排名第一的女校,她希望孩子能弥补她这个无能的遗憾。

再比如,有的父母将孩子做为自己的情绪容器。

虽然理论上,父母应该是孩子情绪的容器:

当孩子在焦灼、恐慌的时候,给TA一个温柔的怀抱,让负面情绪自然流出。

例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可以帮其分析,给他鼓励,让孩子往后可以更稳定地成长发展。

但现实中,孩子作为父母情绪容器的现象却更加明显。

父母身处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本身充满了焦虑。如果此时孩子考试成绩好,则可以大大缓解他们的焦虑程度。

这就使得很多具备“共情”特质,懂事听话的孩子,努力读书的第一原动力不是对知识的渴望,而是为了可以让父母安心。

一旦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则往往会忍不住把外部的焦虑也一并发泄在孩子身上:

你看我们一天天上班这么辛苦,你怎么就不好好读书呢?!

你不看看现在社会竞争多激烈吗,怎么这么不上进呢?!

这些话语是不是似曾相识?

我们发现,越是把所有的资源、注意力都给孩子的父母,就越容易不自觉依附在孩子身上,索取越多

父母表面的无私,却藏着功利的目的。但大部分人都很难意识到自己的功利,所以这一对矛盾经常出现在生活中:

父母在意识层面认为:自己爱孩子,并且的确全力付出;

但孩子从潜意识层面感受到的,却觉得是交换和压迫。

 

这样的亲子关系,不仅孩子难受,父母过得也拧巴。

承认爱不是“无私”,可以吗?

怎么样做,能够让亲子双方更舒服呢?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潜意识层面的进一步觉察。首先要面对的困难是:

似乎无论从文化层面还是个人的超我评判方面,“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这是一个放之宇宙皆准的存在。

这条评判限制了孩子,更限制了父母。

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突破限制:

你敢不敢看到、承认、并且接纳一个事实——不是所有的爱都是无私的

我曾经的一位来访者,用自己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生动的例子。

就像所有妈妈一样,从孩子一出生,她就下定决心要把最好的爱给孩子。

但事实上,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是,她经常涌现出一些想要“疏远”、“讨厌”或者“嫌弃”孩子的想法。

这让她懊恼、迷惑、焦虑、失落。

你必须给孩子“无私的爱”,就像一个最低的道德准则,紧紧扼住她的咽喉,迫使她对自身的需求,“自私”的想法,视而不见。

这便引发了另一个问题:

表面上我都是为了孩子好,行动上,随时找借口“合理化”打压或疏远孩子。

这些隐形的攻击。感受敏锐的孩子总是能精准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父母虽然对自己无微不至地照顾,但,我感到父母并不亲近。

在临近一次咨询的结束,她非常真诚而平静地告诉我:

可能,我并没有那么“爱”孩子。

她说出这句话后,在我和她之间,我们当中没有人质疑:

她当然一定是爱孩子的。只是从“一边失去自我、一边疏离孩子”的“无私”的爱,变成了相互自在的爱。

她从意识层面看到了自己真实的想法,接纳并承认了自身的需求,可以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滋养自己,让自己来满足自我期待,而不是让孩子来满足自己。

她不再需要用爱来绑架自己和孩子,不用忽视自己的所有需求超额付出,同时又埋怨孩子不如自己所愿。

当深深的看的潜意识中这一点之后,她整个人开始变得轻松。

轻松的背后,是不再有自我的强迫,不再有“基本道德要求的付出”,同时也不再有对生活的怨气和对孩子的疏离。

她也惊喜地发现,自己五岁的孩子也变得更加“灵动”:

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更有自己的想法,更加活泼。

有一次,这个孩子缠着妈妈要出去玩。但两人原本的计划是,在家里,孩子玩玩具,妈妈看书。

这时,来访者拒绝了孩子“出去玩”的要求。两人对话如下:

妈妈:“妈妈现在不想出去玩,因为第一,这是我们原本沟通计划中的决定;第二,妈妈想看一会书。”

孩子:“你是我妈妈,你应该陪我玩。”

妈妈:“可是,我首先是我自己,其次才是你的妈妈。”

孩子想了想:“那好吧。”

然后抬起眼看着来访者,忽然一笑:“那是不是我也可以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妈妈:“当然了,只要不会伤害到你自己。”

接着,孩子就非常认真地对妈妈提出了一些“不满”,希望她改进。

妈妈也很认真地答应了。

提完意见后,来访者看到孩子很轻松地笑了,抬起屁股,自己开心地玩玩具去了。

我们自己能看到到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这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也使得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

在这样的关系和连接中,亲子双方都更加舒服,没有过度牺牲,更没有过度索取。

所以,自私一点,并不是什么坏事。

最后我想说:做父母,确实不易;做儿女,也难。

 

我们各自有局限,但这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不配为人父母,它只是一个现实。

是一个可以慢慢成长和调整的现实。

在亲子关系中,坦诚很可能是最可贵的。承认这些,接受这些,不丢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