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锦
日子在这年变得无端和无趣,我怀疑起周遭的一切,包括本命年的坎坎坷坷。
朋友说起她的上份工作,谈起她的女老板常常请他们吃饭,对那时的她来说,只要有好吃的,就都是好时光。她还谈起她一开始的部门,活儿少又开心,同事对她也好,但她觉得学不到东西。于是后来换了个部门,学了些东西,可过的却不开心。再后来,她周围的同事们都加薪了,只有她没有,她很尴尬。后来的后来,她就离职了,说其中有我的影响因素。
我比她早离职两个多月,两个多月都待业在家。我为啥离职呢?我现在回想起来,大约是因为和我同批的小伙伴都陆续走了。
"我从没想过离开。"我对她说。
"我也是。"她也有同感。
我真的从没想过离开,在我开始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与来自不同学校同批毕业的小伙伴一同入职,我们顶着管培生的名头被公司分配到各个部门轮岗:仓库,客服,最后到运营。在仓库的时候,我们和其他职工一样,付出体力劳动,差别在于我们永远不用加班。到了客服的时候,我们也和其他职工一样,付出体力劳动,差别还是我们永远不用加班。最后到了运营,我们还是和其他职工一样,仍然需要付出体力劳动,不过终于没有了差别,我们一直在加班。
定岗转正后,我想起在仓库轮岗时听到老员工说过的话,他说,等你们轮完岗,你们就知道,我们这儿的氛围是最好的。这句话就像一壶酒,越久味越浓。后来我不断会想起这句话,以及那时我们在仓库的日子。那是我刚刚告别学生时代,千辛万苦挤上就业那辆破班车,直奔全新人生阶段的时候。应该怎样看待工作,没人和我们说过。
临近毕业那会儿,学校催着我们就业,但就在某个时间点前,学校甚至禁止我们实习,但也就在那个时间点后,学校就像开闸放水一般,打出先就业再择业的口号,强烈鼓励我们立即就业。我们就在这样的浪潮里被推搡着前进。后来我们才明白当初招生简章中专业就业率100%的由来。
我们在开始第一份工作时都有过热情,那是现在你在一个成熟的上班族身上再难以看到的情绪。那是一种冒着傻气,横冲直撞,带棱角的热情。我们走过人事的套路,喝过领导的鸡汤,看过老板的大饼,我们中也有圆滑,也有执拗,也有刻板,然后都陆续离开了,套路,鸡汤和大饼都没有奏效。
刚离职那会儿,我以为自己会如释重负,然而真正的情绪是一言难尽,或许但凡离别,都有不舍。这也让我发现自己是感性多于理性的人。
我和朋友的新工作在同一家公司,我们的座位也恰好靠在一起,但我们仍分属于一个大部门下两个不同的小部门。这样有缘分的事情我只在学生时代设想过,现在竟然成真了。然而生活就像阿甘他妈说的那样,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相比较我以前的公司,新公司的氛围多了些自由的味道,但生活就是套餐,有你爱吃的,就有你不爱的,到最后都还是,差不多。所幸团队整体年轻人较多,也算朝气蓬勃,不过也不乏深谙中庸之道,人在锅中坐,点墨不染身的老职场人,成熟稳重亦如山间顽石。
对于底层的螺丝钉而言,如何将重复而单调的朝九晚五过得像花儿般灿烂是保持自身身心健康的一门必修课。中午一个小时的外出觅食,午后一杯奶茶或咖啡或甜品,傍晚前的加餐是用以犒赏即将结束的无甚产出的一天。螺丝钉白昼的快乐,藏在他们日渐粗壮的大腿根和醒目可见的肥硕肚腩里。如果说白天是肉体的反抗,那夜晚就是精神的抗争,微博微信知乎豆瓣,先走一通社交加软文,网易云QQ音乐虾米,让音乐疗愈或者致郁心灵,网红大V种草带货淘宝买买买,还有2倍速也看不过来的各种网综加影视剧……职场解压型熬夜人,熬的已经不是夜,是恍惚间被争夺掉的注意力。
公司里的人员流动就像是向平静的湖面掷一颗石子,在激起小范围的一阵涟漪后,就又慢慢恢复平静,恢复成为巨大机器上的一颗稳定的螺丝钉。
在每个吃完饭的午后,那短暂的休息时间常常让我回想起上一辈的工厂的工人们,那些在工厂里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流水线上的工人们,我们时常深刻的觉得,我们与那一辈的工人们的差别,可能只是一些道具和一些布景。时代变化的很快,却也总留有相似之处,相似的身影或相似的困惑。
于是我的确再次想起那时在仓库轮岗的日子,以及那时候的时光和那时候的人,但我也开始想不起那时有过的短暂的快乐是因为什么,如果让现在的我回到那样的时候,也无法再感受到同样的快乐,每段时光只在它特定的人-时-空里才有意义。
于是往事鲜追忆,未来须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