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守军回忆录:断虚实,两小时决战印尼机!
这是托管治理案例中挑战性最强的一件事:在东莞,夏日炎炎,刚刚接管某电子公司,我与该公司董事长同室办公,二人正说着话,开发部李经理拿着机芯都进来,对着我说;“闫总,你们水平高,是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出口印尼的8000台影碟机还有三天交货,集装箱都定好了,可是机芯卡壳,结构设计师、我和总工都解决不了,现在一台机器都出不了。交不了货,会全额罚款您看怎么办?”这带刺的挑衅性语言被我忽略,接过了机芯,在手中把端详和把玩。吴董事长尽管觉得这种作法不妥,倒是也想看看我有什么办法。
时间一分一秒地嘎嘎过去,大约过了足足15分钟,我开始开口说话,“叫厂长王保国带着计划员来。”李经理退去,一会儿王厂长和计划员来到了办公室。通知李经理和一位钳工一块来。没到一分钟,两人都来了。我开始布置任务:“李经理,你在三十分钟内测量机芯四脚的标准数据,然后交给钳工。事后证明数据有误,你免职离厂。能做到吗?”“能。”又开始对钳工说话,“你拿到数据后,在三十分钟内用钢管做两个圆环,交给王厂长。数据正确却用不了,你办离职手续。怎么样?”“好!”我开始对王保国厂长说话:“你拿到两个钢环后,到部品质量部找两个心细的检验员带上锉刀,再找两个长条桌加在流水线第一个工位之前,让他们俩坐下来,现场加工修理机芯脚。马上去准备。”“马上办。”人都散去。我和吴董事长继续闲聊。
过了约40分钟,李经理和钳工一起来到办公室,把做好了钢环给我看。王保国带着计划员也到了。我把两个钢环交给了他。二话没说,随即离去。办公室再度剩下我和吴董事长。闲聊继续,……。
大约一小时过去了,王保国满面春风又急匆匆地进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通到底啊!”我与吴董事长交换一下眼神后,随即发布指令:“全厂从上到下吃睡在办公室、车间和食堂,三天内连轴转,抢出8000台,如期装柜!”“是!”王厂长响亮地答道。一刻钟后,我和吴董事长到公司车间和各部查看,整个公司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状态,每一个人都没有理会我们的到来,专心致志地忙着手中的工作。我和吴也合衣睡在了办公室。夜里三点,我们俩来到车间,生产线在满负荷运行,分分秒秒,成品机有节奏地下线;流水线后侧的料堆旁,几名准备换班的工人进入了梦乡,……。
三天后8000台机器如期完工,全体男干部员工都投入到装柜的工作之中,挥汗如雨,赤膊上阵。全部装完后,几百名员工把整个街边店都包了,换快地拿着啤酒瓶子吹,一扫多日的窝囊气。
疾风暴雨般的三天过去了,一切有惊无险。吴董事长问我,“那十五分钟你在想什么?怎么会想出这样的办法?”我说,“情况紧急,我只顾着思考对策了。我在想,既然结构设计师、开发部经理合总工都说机芯有问题,我想肯定有问题。但是是什么问题呢?实证还是虚证?卡壳属于结构尺寸上有毛病,卡壳表明多了长了。根据八纲辨证,此时要辨虚实,此案断为实证。实则泻之,长则锯之嘛!设计师在四个脚采用了补泄两种方法,自然顾此失彼。因此,我一要确定基准,所以说李经理合钳工搞错了计准要开除。二要准确无误地将多余的部分削掉,因此要到部品质量部找细心的人担此重任。这两个环节稍有差池就不会有好结果。”吴董事长拍手,“用中医办法解决产品问题,高,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