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谈吃》:谈的不是“吃”,是“回忆”
不太记得这本书是从何而来的了,早些时候读过几篇,搁下了,一直没读完。决定回青岛过国庆后,我就开始在书架上寻摸着给十二君送本什么书。不经意看到梁实秋的《雅舍谈吃》,哎,那就你了!决定在见她之前读完这本书,也算是完成了它在我手里的使命。
飞青岛的航班上,先生抱着孩子沉沉入睡,伴着飞机的轰鸣,我读到《汤包》中的一段,差点没笑出声来:
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狗不理的字号十分响亮。其实不一定要到苟不理去,搭平津火车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贩卖包子的高举笼屉到车窗前,伸胳膊就可以买几个包子。包子是扁扁的,里面确有比一般为多的汤汁,汤汁中有几块碎肉葱花。
有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才出笼的,包子里的汤汁曾有烫了脊背的故事,因为包子咬破,汤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举手乃顺着胳膊流到脊背。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不过天津包子确是汤汁多,吃的时候要小心,不烫到自己的脊背,至少可以溅到同桌食客的脸上,相传的一个笑话: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股汤汁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哩。”
把这一段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脑补了一下那个场景,仿佛我就坐在那包子铺的长条板凳上,一边候着堂倌送上我的包子,一边看隔壁桌二位当场吃包子,想到那汤汁喷人一脸的画面,更是笑得停不下来。如果有个说相声的能用天津话再把这一段读一遍,那“笑果”怕是更要让人拍案叫绝了。
我没有去过天津,自然没有吃过“狗不理”包子。看梁老这描述,似乎去天津若是不吃这狗不理包子,那天津怕是白去了。而吃汤包竟然能烫到后脊梁,这种境界可真是无人能敌啊。不过寥寥数笔,梁老就将一个吃包子的场景勾勒在纸上,鲜活生动,妙趣横生。类似这样的描述,书中还有多处。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雅舍”系列散文之一。全书共四辑,第一辑主要是各地的美食,尤以北平的美食居多;第二辑主要谈与“吃”有关的文化;第三辑主要谈海外的“吃”;第四辑则是谈与“吃”有关的几本书籍。其中,第一辑在全书中所占比重最大。
和今天的各类谈美食的书籍和节目相比,《雅舍谈吃》并不是单纯地写食物,它更是一个个与食物有关的故事。梁老文笔简洁平实,文风恬淡雅致,嬉笑怒骂谈食论吃的同时,亦将对故土、故人和故时的怀念倾注于笔尖,读来让人惆怅不已。
尽管梁老出身大家,自幼便跟随父亲出入于北平有名的大馆子,但他在书中所写食物大 多为家常菜,如火腿、醋溜鱼、烤羊肉、酱菜、炸丸子、豆腐、茄子、八宝饭等,不少都是旧时平民百姓家的日常伙食,连烧饼油条、窝头、锅巴这类小吃都被他悉数记下。当他旅居海外时,美国的“麦当劳”和日本的饮食也被收之笔下。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的目录就如同一份家常菜单,即使隔了多年,今天读来仍让人倍感亲切,毫无陌生感。
从书中的不少段落可以看出,梁老对食物可是爱憎分明,十分坦率。好吃的食物他会反复夸赞,如豆汁,在好几篇中都有提及,喜爱之情溢于纸上;还有爆肚,书中有一段记录他自美国留学归来,下车后直奔煤市街致美斋点了三盘爆肚大吃一通后才回家团聚,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而对于不好吃的食物,即使名气再大,他也决不违心赞美。比如到今天都被称为北京特产的“茯苓饼”,他说“不过是飞薄的两片米粉糊烘成的饼,夹以黑糊糊的一些碎糖渣而已”,简直不能更形象了。几年前有一朋友自北京返粤,带回一盒“茯苓饼”,说是让我尝尝北京特产。拆开塑料袋包装,两片薄得透明的米饼中间夹着类似牛皮软糖的糖饼,入口甜腻而粘牙,让我大失所望,还以为是朋友买得不够正宗。如今在梁老文中看到如此评论,想来那“茯苓饼”本就是名不副实的特产吧。
梁老不仅爱吃,会吃,甚至还颇有厨艺。书中亦有不少关于食材的选择和处理的段落,比如爆肚的三种做法,烙饼要“热水和面”,狮子头要“多切少斩”,炸鱼要用“猪油”,甚至还有他自己亲自下厨的记录。
而书中记录更多的,是美食背后的他曾经的生活 ,诸如随父亲出入北平各大馆子,母亲所做的核桃酪,还有与诸文友所食烤羊肉、铁锅蛋等,淡雅的文字中,既有对双亲的敬爱与追忆,亦有对散落各方的友人的牵挂与怀念,更让我们重温了旧时北平餐饮的讲究与辉煌。
只是,韶光易逝,盛宴难再。如今的我们,也只能在文字里怀念那个郑重地对待食物的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