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阅读之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共读第1天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这是美国作家弗格森的一段话,正如本书开篇告诉我们:“你将收获什么?”那么首先你要决定打开自己的“改变之门”。
今天读了本书第一章至第五章内容,下面我将分享一下,在每一章的阅读过程中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第1章、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是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时间不够用,觉得压力沉重。终日忙忙碌碌,一周七天,天天如此。
我曾学过效率管理、时间管理,虽然有一些帮助,但我总感觉这种帮助是在浮于表面,并没有帮我过上我想要的那种高效快乐而平和的生活。
我也经常确定目标,并且也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做,但往往坚持一段时间就做不到了。
我不知道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我一直在努力寻求让自己可以改变的方式,直到遇见《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
一切改变,是要从自己开始。
光有技巧是不够的,真正的改变是由思维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是需要力量的,是需要打破传统打破旧思维旧模式才可以成功的。
正如卢梭曾经说:“一颗邪恶的大树,砍他枝叶千斧,不如砍它根基一斧。”行为和态度就是枝叶,思维方式就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让生活活出实质的进展。
通过第一章的阅读我认识到,新的思想水平强调的是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由内而外的意思就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动机。
也就是说我之前提到的困扰,忙碌也好,不快乐也好,时间紧迫也好。我想过上自由与快乐的生活,那么首先我就要做一个能够尽职尽责完成事情的人。
我想过上平和而快乐的生活,那么首先我就是要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积极快乐的人。即我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或者我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那么首先我就变成那样的人。
第2章、七个习惯概论
习惯是根深蒂固于骨子里的东西,我的很多习惯,让我觉得不满意。
而改变习惯又让我觉得非常的痛苦,比如说生活中我总是要先处理那些零零碎碎不起眼而不重要的事情。
而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如果不被处理好,我就无法静下心来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看起来这真是一个很奇怪的模式,但我又摆脱不了。
比如说,今天休息在家,我可以有大块的时间阅读写作。可是我偏偏把朋友圈里的信息定时刷一遍,把参与的各个群里的各种消息有用的没用的,或者别人的聊天儿也从头到尾刷一遍……
我才能静下心来做我想做的事情。这几个“刷一遍”真的是浪费了自己太多的时间。
在对照了第二章七个习惯概论之后,我感觉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习惯三“要事第一”。
因为我就是总是陷入成堆的琐事,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弄得团团转。
在了解了七个习惯的概况之后,真的是迫不及待的再往下阅读。想知道如何养成这七个好习惯来提高我的效能,改变我的人生。
第3章、习惯一: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这一章我最深刻的认识是当在生活中遇到糟糕的情境或糟糕的心情时,万知道这一切不是别人给我的,是我自己要来的。
我的不满,我的气愤,我的委屈,我的愤怒,并不是因为我经历了什么,而是因为我自己内心的需求就是是消极的。
我选择了让这样的情绪来吞噬我。
那么想改变这种消极的状态,我就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对待事情。
比如说我经常会因为单位突然的布置这样那样的工作任务而发狂,我是一个做事情非常有计划的人,所有事情都要提前安排好计划,我才能心安。
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我总是觉得非常的惶恐甚至愤怒。
于是在这一习惯的学习过程当中,我尝试着自己感受,如何来调整这种消极被动的情绪?
跟自己说,现在的愤怒和不安,责任不是外在的因素控制了我的情绪,而我可以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些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其实也是我自己选择,因为我可以选择不做。
我做了就是我选择的,不是我被迫的。一旦这么想,真的是对那些空降的任务少了一些反感。
当看到关注圈和影响圈这部分内容时,我对自己倒是多了一些满意。
在我的影响圈内具备一定的积极能量,不断地影响身边的人。
比如说我对生活的热爱,在烹饪美食方面上的追求,一日三餐用心,对家人的呵护,坚持早起的好习惯,不放弃学习,努力的提升自己。
这些方面都是在我的影响圈里发挥了作用,积极主动其实已经在不经意间进入我的生命。
所以,我的生活是我的,我的生活好与坏是我选择的。我能让它过的好,我要让它茫四射,我愿意为之努力。
第4章 习惯二: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这个话题是我一直思考的,在没有接触到这本书之前,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到底要什么?我怎么样得到这个“什么”?
看到这一章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以我的人生目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
由我的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观来决定一切。牢记我的目标或者使命,并且确信日常的所作所为并非与之南辕北辙,每天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不懈怠。
在最开始的认知里,我认为实现目标就是一个过程,即制定目标、努力行动、目标达成。
但现在我知道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 第一次是在头脑中构思,即在智力上的,第二次是体力上的,也就是说付诸实践。
尤其萨达特说的这句话:“成功不是获取财富,不是掌握权力,而是赢得与自己的较量。”让我陷入沉思,印象极其深刻。
我早已感觉到很多时候我都是在与自己较量。这就应了刚才谈到的习惯一,积极主动。
我们所做的事情没有谁能够控制你、主宰你一,切都源于你自己的态度。
非常有趣的是看到书里列举的各种生活中心的特征。我竟然觉得我自己没有什么中心类别,我不知道我自己是以什么为中心而生活的。
这个让我觉得很苦恼。可能我正在一个认识自己的路上吧,因为如果是曾经的我,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我是以家庭或配偶为中心的人,我是一个以朋友为中心的人。
但是在这个迷茫的过渡期里,我竟然不知道我是以什么为中心,真的想想都觉得很可笑。但在看了作者列举的一个案例之后,我竟然觉我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通过这个寻找自我中心的这个过程,让我又进一步的看清楚了自己。我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儿,也不是坏事儿。
过去我一切以外在的人为中心,现在我又以自己为中心,这是两个极端。
所以此刻我要告诉自己,我要从另一端走向天平的中间。
第5章、习惯三: 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则
歌德说:“重要知识决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牵绊。”
而我恰恰就是那个芝麻绿豆小事儿可以牵绊所有重要事情的人。
通过前面的共读我知道了积极主动的习惯一,让我知道我是创造者,我掌控自己的人生。以终为始的习惯二,是事物都是由两次创造而生的。习惯三,我将会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忙忙碌碌却没有任何收收效?
在做了我的时间管理矩阵表格评估之后,我的第一象限重要又紧急总和9分,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总和8分,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综合7分,第四象限不重要不紧急总和11分。
与我之前对自己的评价还是比较相符的,我的时间都花费在了不重要不紧急的事儿上,在习惯上的改变势在必行。
首先我要确认自己的角色,根据我在生活和工作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来决定我要做事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然后我要选择目标,而这些目标一定要有几个是第二象限的事物。
第三就是要安排进度,最后一步要做到每日调整。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其实又需要缜密思考和积极付诸于行动的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需要自己全身心的投入。
说实话,今天阅读真的很烧脑,尽管已经提前看了,但还是有很多部分难以消化。
以我的资质每天读一两页,就够我好好思考的课。这次共读之后,一定再重新回味,估计不止一遍。
变得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