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下一个新发布
非专业人士做非专业分析,略有些尴尬。这样吧,先提个问暖下场:你每天要打开几次微信?
好了不用回想了。这里有数据:55.2%的人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25%的人超过30次。2017年人人都在讨论人工智能,其实我们早就半智能化了。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离不开的人体器官,微信则是器官中的另一个智能大脑。
拥有超过8亿用户的微信,体量如此巨大,它的每一个小动作都像蝴蝶效应一样,潜移默化中深刻影响、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微信红包,把一项线下的民俗活动改良成了线上长久不衰的社交行为,许多人连发红包都没学会,就乐此不疲地迷上了抢红包。比如,微信支付,出门不带钱包就能畅行无阻,连卖菜大妈都知道扫一扫收钱。再比如赞赏,逐渐培养起用户为好内容付费的习惯,随后「知识变现」「内容变现」火了起来,涌现出各种平台上的付费订阅专栏或精品课程。
正因为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微信的每一步都非常慎重而克制,一切以用户体验至上,每一个新功能都要反复测试,尽量做到不骚扰用户,只触达到对此需要的人。反观想极力涉足社交领域的支付宝,给人的感觉是领导一拍脑门一个主意,产品经理提着改锥就上,三下五除二弄出来反遭用户一片骂声。这倒是真真应了一句话:爱是克制,喜欢反而放肆。
在小程序之后,微信呼之欲出的下一个新发布应该是:微信公众平台App,也就是官方客户端。这将直接影响到2000万公众号运营者。很多人已经养成了在微信里阅读的习惯,公众号内容发布形式的改变,将继续会影响到无数用户。
早在去年5月,微信官方出品的App「公众平台」已经开始内测,当然是仅向部分用户发出邀请。2016年5月9日,公众号《槽边往事》发布了一篇题为《一次测试》的文章,文章一开头,作者和菜头就声明:「这是一篇完全由手机App发布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所以也是一次正式的测试。我想试着在手机上完整地编辑发布一篇文字,看看会和电脑发布有什么不同。」
众所周知,其实,和菜头是个略小众的作家,很多人并不知。这么说吧,和菜头很能写,文字精准,见解独到,文风多变。他是优质稀缺内容的提供者,也是微信的忠实拥趸。他的公号文章,一贯注重内容,对排版并无太多需求。
在后续的文章以及和读者的留言互动里,可以得到他的一些使用反馈:加题图有困难,原文有链接但是点不开,版面形态发生了一些细小改变,保存图文素材会发生失败等等。
这些小问题不是问题,后续版本肯定会迭代。作为拥有公众号的人,我关心的问题是,微信团队开发独立App的目的是什么?
注册过公众号的应该知道,微信里早就有「公众平台安全助手」服务号,登陆后,可以用手机查看读者消息、留言和赞赏,新建群发,查看群发历史和简单数据。App基本功能差不多,最大的亮点是可以用手机编辑新的图文消息,也就是写文章。不像之前,图文内容要在电脑上编辑好,「安全助手」仅能实现发送。
这倒是很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一切行为向手机端迁徙。但问题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微信热文,都极其重视排版。营销文就不用说了,各种字体标红标绿变着花样强调,几行文字就要加张图片,各种Gif动图飘来闪去,还要加上求关注求点赞的腰封,要多花哨有多花哨。受此影响,就连很多注重内容原创的公众号,也要借助其他编辑器让自己的版式更好看一点,最起码也得左右缩进居中。像和菜头这样基本忽略排版的作者很少。
如果这一切操作发生在手机上,能方便快捷地实现吗?手机屏幕就那么大,全靠一根手指,怎么能比得过「鼠标+键盘」的电脑呢?如果多数人依然选择在电脑端编辑图文,那这个需求就是小众需求,为了极少数人开发一个单独App的成本又有多高?意义何在?
在前几天,2月13日,公众号《小道消息》在推文中又谈到了这个依然在内测中的App,作者冯大辉(前丁香园CTO)说他测试了很久,感觉每天节省了大量时间,希望能尽快正式发布。和和菜头一样,冯大辉也只关注内容创作,排版总体偏性冷淡风,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在文字之外,只有题图,连音乐链接都很少有。所以,他觉得好用,依然不能代表当下流行的图文并茂浓墨重彩风格。
所以,我的问题依然是个问题。
一个猜想是,微信体量越来越大,对用户和微信自己而言,负担也越来越重,开发单独App是为了给二者减负,做减法。和之前分离出去的App微信电话本、微信读书、企业微信一样,导流出部分用户,让微信更轻,布局更合理。有明确需求的用户直接去App,微信满足普通用户的社交需求就好,这或许能让微信离用户「用完即走」的目标更近一步。
至于众多的公众号是以专注深度思考独特洞见为长,还是以眼花缭乱的排版赢得关注,微信根本不关心。在注意力如此稀缺的时代,经过各种尝试和厮杀,活下来的才是胜利者,微信对2000万个公众号之间的残酷竞争乐见其成,不管怎样,活下来证明了强大生命力,证明了数亿用户用注意力投票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微信用户得到了最好的使用体验——这才是微信在意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公众号阅读没有引入机器算法推荐流量,小程序发布后没有分类排名的小程序商店。
花园里几棵花草的枯萎会让园丁忧心忡忡,拥有多样生态的大自然对此毫不在意。微信就是大自然。
这个App的发布应该很快了,兴许还会多出一个付费阅读功能,当然这对读者众多的大号是件好事,对我这样默默无闻的小号而言,更显得尴尬。然而,大自然永远都是这么残酷。
以上分析仅用于锻炼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可能过于浅薄,让你见笑了。要不转发一下,让更多的人也笑笑开心一下?
谢谢你的阅读。
相关阅读:
图片作者:ejaugsburg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