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方法论笔记(五)
认知退化与格物致知
刷卡,射箭,书法——知行合一之知
简单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起点十分复杂,万事开头难,需要有多元化的认知模型、生态式的思维方式、大量的跨学科知识等等。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先把起点这个坎迈过去,打好基础,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它。起点复杂难在于我们的知识积累不足,看见一个新事物产生的复利作用很小(即对系统的升级),进步缓慢,但一旦我们开启了长期的践行死磕,那这个过程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这里也涉及到一个误区,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不要给一个孩子讲哲学,我们从寓言故事开始,一点点体会,保持合适的技能挑战比(这就是个抽象概念,我们都知道“道理”,但很难做到抽象化,做到的,主动总结、创造概念都是大师)。
任何一种学科的视野,在给予你认知方法的时候,都可能在囚禁你的思维。所以我们需要保持大的阅读跨度,但不做知识主义者。
查理·芒格跨学科的阅读只有一个目的:让自己的工具箱里有足够多的工具,同时,也要避免无限多,因为这是一个工具箱,而不是一个工具仓库。这刚好对应昨天的神经元网与陌生人密友的关系,要会交朋友,知道工具箱应该放什么。
这节课金句太多了:
——对结果的简单,我全力以赴;对过程的简单,我嗤之以鼻。(结果的简单不就是瞬间的知行合一吗,看似简单,实则早已在起点历经千辛万苦)
——想要结果的简单,就必须做到起点的复杂。
——你要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格物之陷阱
单环学习——锤子——单项训练——熟练的无能
格物——认知固化(减少能耗和焦虑,也受制束缚于框架)
格子占满——完整结论——认知灾难(“最聪明的人犯的最愚蠢的错误”)
思维定式(势)——习惯性思维——思维惰性,我们过度依赖于一种成熟框架的瞬时认知
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证据从来不缺乏,关键是你的认知框架能容纳吸引什么样的证据。
证据(输入)——认知框架(格子,云,工具)——观点(输出)
我们要学会用不同的框架和工具看问题,不然就会得出自以为完美的观点。更进一步来看,我们应该用心来看问题,这里的心是一层一层的知和框架叠加起来的终极处理器。
心学提倡知行合一,心外无物,心即理,只有明白了道理并与予执行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合完了,你就又可以开始新的一轮求知了,层层累积,再逐层筛滤,才能最终做到致良知。这样看,理学讲究观察,看透世间万物,心学则强调事上练,实践出真知。问题在于观察是无法真“知”的,阳明格竹就是一个例子。看一个家具怎么也看不出来材质,一摸就知道了,有些形态相像但手感不同。
知识——经验,没有经验相持,知识不过是背下来的信息而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经验——理论,经验流程化,流程工具化
经验可以提取出来,沉淀为知识
但是人们往往原意追求确定性,习惯把经验当真理,把流程当圣经。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同样要有一颗变革之心。(五商基础——变革)
概念——感觉,需同步。只知其一,都不是真知识。游手好闲的学习就如同去搜刮概念,表面全知,实则不解。必须用心去理解概念,感受概念,实践概念,沉淀概念,才能知行合一。
文字(抽象概念)——图片(直观感觉),在这个时代,我们尤其要锻炼我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是深度学习的必要前提。(有时候我会把过多精力放在视频,图解等上)
举个例子:大量购买电子书,看见感兴趣的立马买,试读以后觉得没意思立马换一本,这样下去就没有和概念建立深度联系,没有深度学习,就是游手好闲。控制转移的欲望,保持耐心,潜心发现,知识的游牧民族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游牧没有错,游牧的方式很重要。
相比当局者,旁观者拥有一种认知优势:价值中立。当而局者更倾向于“动机性推理”,维护自身的正确性和一贯性,陷入认知谬误。
当一个人的认知有其既定模式时,他的感知系统只接收和既定认知相符的信息,就会逐渐变成一个“无用又危险的蠢人”。
要有充满热情、开放接纳新事物的心,跳出框架看问题,平衡好价值中立(站着说话不腰疼)与价值不中立。
格物,格斗or归格
敌方的实力只有在最紧急、最危险的时候才能完全暴露出来,最好的侦察就是制造一个类似于真实开战的场景,这样才能捕获关键情报。这就是“火力侦察”。
真正有效的认知是在接触、冲突、博弈中突破我们既有的认识模式,一次又一次以尽可能小的代价、非致命的失败去不断纠正、优化我们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