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垄断的理解可能都错了

2018-06-21  本文已影响62人  胖子会飞

记得在读中学的时候,老师把垄断这个概念解释得有些恐怖,说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可以随意定价,任意鱼肉百姓,利用其对市场的支配地位,扼杀那些可能的竞争对手,同时这些企业不思进取,从不为消费者考虑。在这样的垄断企业面前,整个行业都暗无天日。

一直以来,我们对这个概念深信不疑,而且基本就认定这是万恶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我先来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有一家打车软件公司,暂且叫D公司吧,他率先在市场上提供了手机打车软件,很快获得了成功。随之而来的是其他的效仿者,纷纷推出类似的软件。D遇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获得成功,他通过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服务,扩大服务网络和范围,再通过广告宣传,用户补贴等手段,最终打败了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了整个市场的王者。获得了市场的垄断地位。

第二个例子,有一家石油公司,暂且叫他Z公司吧。成立之初就是国家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慢慢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在此期间,政府为了保护它的发展壮大,给其他竞争对手的进入,设定了严格的条件。最终z公司成为了这个市场的王者,获得了市场的垄断地位。

以上两个例子,小伙伴们应该并不陌生。而这两个例子所反映的,恰恰就是垄断形成的两种途径。第一种是通过市场自由竞争形成的垄断,第二种是通过政府干预形成的垄断。

两种垄断从企业对市场的占有率来看,似乎非常相似,但是他们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却是截然相反的。

D公司虽然获得了市场垄断地位,但是他始终非常关注消费者的感受和体验,绝不敢掉以轻心,不断的升级自己的软件,改善服务体验,来防止竞争对手的出现甚至赶超,可以说是日子过得步步惊心。

而反观Z公司,他们的日子可以过得相当潇洒,他们最需要关心的,是政府是否会放开市场,放其他竞争对手进来。所以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搞好关系,让政策维持原貌,从而可以继续享受由垄断而带来的暴利。

那为什么同样都是垄断,两者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这还要从市场可支配的资源说起。

对于自由竞争所获取的市场垄断,D公司虽然打败了其他竞争对手,但是那些退出市场的资源,比如技术、人员、资金等等,并没有消亡。他们一直虎视眈眈,紧紧盯着d公司。只要D公司在运营效率,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痛点等等方面,有任何的一项或多项下降,甚至是考虑不周。他们就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迅速回到市场,和D公司再次展开激烈的竞争。前一段时间,美团开展了网约车业务,直接挑战滴滴出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对于政策支持的垄断,只要政策还在,那些可参与竞争的市场资源就无法被激活,因此垄断企业也就不存在被市场淘汰的担忧。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政策不发生改变,即便将原本占据市场垄断地位的企业,分成两到三个不同的企业,分拆后形成的企业也很难为抢占市场份额,进行互相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则是形成价格联盟,各自相安无事的享受他们的垄断暴利。我们伟大的三桶油就是一个典型。

由此可见,对于垄断,我们需要分清其形成的原因。如果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垄断,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而对于政策支持形成的垄断,则需要我们不断呼吁,打破政策对市场的控制,真正实现市场对资源的支配作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