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我的日更计划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

侠影已随仙鹤去,此地空留剑与琴

2018-10-30  本文已影响13人  鱼爱吃猫

2018年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年。我们见证了世界大势的变幻,我们和祖国一起度过她的69岁生日,我们也猛地发现: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们,已经开始依次谢幕了。

从年初开始,台湾学者李敖、英国科学家霍金、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评书大师单田芳、小提琴家盛中国、表演艺术家朱旭、吉祥三宝的父亲布仁巴雅尔等知名人士相继去世;昨天,央视主持人李咏去世,今天,武侠小说家金庸去世。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仿佛一个时代正在远去,那些曾经鲜活的身影,现在已经定格成回忆的相片。许多人问出声:今年到底是怎么了?

对于最广义的中国人来说,金庸的影响力可能大过所有其他今年去世的人。你要么看过他的小说,要么看过他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要么玩过他的小说改编的游戏,要么所有这些你都做过。与金庸彻底绝缘的人有没有?可能有,但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未见过。

金庸的家族——浙江海宁查氏,是一个书香世家,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进入近现代,査家还出现过实业家査济民,教育家査良钊,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诗人查良铮(穆旦)。

查姓之外,金庸的旁系亲属中也有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

徐志摩——金庸的表哥(金庸母亲徐禄是徐志摩的堂姑妈);

蒋百里——金庸的姑父(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

钱学森——金庸的表姐夫(蒋百里的女儿蒋英是“航天之父”“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的妻子)

琼瑶——金庸的表外甥女(金庸的堂姐查良敏嫁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

所以,虽然金庸开始写武侠小说,是因为他的同事梁羽生创作疲惫,而导致编辑偶然叫他去顶替梁,但是他本身高超的文学和历史素养是内在的必然。否则,《书剑恩仇录》作为他的第一部作品,不可能一炮而红。

熟读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可以说,中国人的侠义精神全部浓缩在这八个字里面了。作为武侠世界重要缔造者的金庸,在小说家的身份之外,也有另一个更具有侠气的身份:一个杰出的报业人。

如今香港非常知名的报纸《明报》,便是金庸创办的。他创办报纸的原因也很简单:原本他在《大公报》上班,但他看不惯《大公报》的虚假新闻,就主动辞职,办起了《明报》,贯彻自己的理念。

他在《明报》上,一边写社评,一边写武侠小说的连载。高峰时期,这两样都是几乎每天一篇,而且坚持数十年不间断。两支笔奠定此生基业,30年时间,金庸将《明报》塑造成香港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主流文学界的许多人都批评过金庸,王朔曾批评金庸的小说是“现代社会四大俗之一”(另外三俗是成龙的电影、琼瑶的电视剧和香港四大天王);李敖也批评过金庸,说他的小说“那写得什么玩意”。但是无法否认,金庸的作品受到了华人社会各阶层的喜爱,影响力遍及全球。1972年他宣布封笔时,不知多少人为此叹息扼腕。

现在,这位大侠驾鹤西去了,94岁高龄,算是正经的喜丧。我们无需为他的去世悲哀,因为他已经度过了一个精彩的人生。我们真正悲哀的是,那个带我们走进一片广阔江湖的向导不在了,我们要如何继续江湖的传奇?

侠影已随仙鹤去,此地空留剑与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