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思考,即便上帝会发笑
人在做梦的时候只能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创造梦里的事实,我们成为自己梦的导演,梦成为反映我们自己思想认知的作品。那么是否在现实中,我们也往往会因为自己的认知局限,把真正的事实在大脑的认知中随意地改变、扭曲或忽略?若真这样的话,那就有些可怕,我们成了活在自己想象世界的人……
举个具体的栗子吧。比如在梦里,梦到梦中的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反正梦嘛,有时毫无逻辑地就身份互换了)在做一份问卷,首先梦的镜头会展示出题目,当然,这些题目也是大脑造出来的,在这里还没有问题。接下来梦中的人开始对题目作答,镜头此时便不断拉近,只能看到答案而看不到题目(这是我自己梦里的一种情况)。
我想,其实并非看不到题目,只是因为认知局限,大脑已经把如此之多的题目忘记了,之后的作答也是大脑根据自己的认知另造的,也是因此,梦境的事实其实被改变了,变成了对作答进行特写的事实,但如果不仔细想想,会觉得这其实就是事实,而真正的事实却是――因为问题被大脑遗忘了,大脑便根据这样的情况改变梦境的呈现方式,即变成了局部特写。
所以说,大脑它只会也只能呈现我们自己的认知,也许这认知是真的,也许是假的,这似乎是一种薛定锷状态。
大脑在睡着时如此认知事物,那么清醒时难道会不一样吗?梦境与现实的差异或许是:梦会根据我们的渴求塑造出梦中世界的逻辑来满足和合理化我们的渴求。而现实有现实的逻辑,没办法改变,所以才有求不得这一说。
但梦境与现实存在的共同点是,不管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我们所认知的内容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现实中和梦境中已经被我们的大脑所认知的事实是一样的,不会改变的,这是造梦的基础(不管梦中是怎样的认知逻辑或说认知方式,它总是需要一些最基础的材料去构建它们),也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借以生活的基础。
梦自然有梦的逻辑,现实有现实的逻辑,但我们的已有认知却是不变的,而这些认知恰恰真伪不明。梦会根据这些认知改变和构建梦境,不管多么荒谬,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梦是虚拟的。但是现实的我们会根据这些已有认知去说话做事,它可能会欺骗我们,让我们觉得自己看到、想到的就是事实,但也许,那只是像做梦一样――是被大脑以特写或其他巧妙方式掩盖扭曲后呈现的事实,这真的是值得担心的。
那么,真要永远如此无法改变吗?我们能不能摆脱这种不客观呢?我想,只能相对摆脱,而做不到绝对摆脱,因为要绝对摆脱,就必须跳过大脑的思考,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不思考就已经完全杜绝了认知,事实会变成永远与我们隔离的客观存在。
相对摆脱的意思就是,尽量让确定的大数据说话。至少数字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带任何偏见的,是冷冰冰、硬邦邦的事实。数据统计会让我们的认知多一些确定性和客观性。
关于这种客观认知的原理,总结来说就是,不断地具体化、量化。
当然,数字是人造出来的,它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也值得怀疑,但若这样认为的话,我们还要怎样去更公正地认知世界呢?也许会有更好的方法,但总之是还未找到。
毕竟还是要思考,即便上帝会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