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__和学习成绩
和你一起终身成长,这里是小苏的笔记本。
昨天和大家聊了我关于作业量和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一些看法。看过昨天的内容,我们明白了一件事,和学习成绩相关的是作业的性质而非作业量,因为错误的作业量只会引起少许的质变,甚至是丝毫不变。今天接着这个话题和大家聊聊个体本身和学习成绩的关系。
那么个体和学习成绩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呢?个人智商、勤奋、还是其他?
科学研究早就证明每个人天生的智力水平不会有太大差异,只不过有些人会自己主观地去判别一些事情,比如每次做题时,总有一个孩子速度比较快,这是人们就会主观认为这个孩子比较聪明,但事实呢,经过观察,我发现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孩子,从传统定义“聪明”的角度看,他们其实都不笨。有些人其实是故意不说,这有点像“知而不言”,这在成人社会才会看到的现象,在许多小学生身上我都看到了。比如有些孩子,平时写作业总是说不会,正常这种孩子到了考试肯定考不好,但结果却恰恰相反,他们的成绩都不差,甚至有的可以说是优秀。经过深入了解我发现,不是他们平时不会,而是他们懂得示弱,因为他们知道相比于大人来说,自己的做题速度没有那么快,既然如此,为了快速完成作业,他们就会一直问,甚至有的直接就在大人跟前不走了,直到全部做完,神奇吧!所以以一些日常行为去判断一个人聪明与否不太科学,因为孩子也是人,也会害怕困难,也会懒惰,就像我们平时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麻烦事,哪怕知道如何做,偶尔也会把“锅”甩给旁人,让他们帮忙。
既然单纯的智力水平已经无法衡量一个人的学习成绩好坏,那么究竟和什么有关呢?
答案是,学习习惯。
其实这个答案多数人都懂,但在过程中我们总会不可避免地犯一个错误,爱“插话”,我每次引导一些孩子思考问题时,旁边总会有一些知道答案的孩子忍不住抢答,其实许多大人都有这个习惯,当我们看到孩子“6+5”都要拿出手指使劲掰扯半天的时候,总会忍不住直接告诉答案。这其实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虽然这个比喻有些伤人,但有些话语需要难听点才容易让人记住,比如脏话。
当我们第一次出现这种行为时,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想法,我何必花费时间想这么久?直接问大人得了,而当你接受他们的提问之后,你就会发现,从此以后,哪怕是1+1等于几这种问题都会出现在你面前,虽然你总会在给出答案的那一刻,随口指责都不动脑思考,但孩子不关心这些,他们只会关注一件事情——逢问必会得到答案,这就够了。就像今天孩子完成作业,你刚好看到手边有颗糖,就随手给了他,说是奖励。第二天,孩子兴高采烈地完成作业,跑来找你要糖,然后你一看没有,这个时候你说,今天没有糖,写完作业是你的本分,要啥奖励?于是孩子灰心丧气地走了,你觉得没啥,可是很快你就发现,孩子写作业的速度变慢了,甚至偶尔会在那边玩耍。。。
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一件事,一旦开始了,你就得继续,即你一旦习惯了给孩子讲答案,那你就不能抱怨孩子不动脑子,因为是你开了头。这种头一旦开了,你就会发现孩子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不动脑思考的习惯,他的学习成绩开始走下坡路。因此,每个大人都应该克服这种毛病,同时要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学会换位思考,想想自己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是否依然得拿出还几个手指计算,会不会抱怨为啥只有十个手指而不是更多。
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的标志之一是,学会克制。遇到一些显而易见的事情,我们能够忍住不说,哪怕你在旁边看着着急,但一定要忍住这份冲动,如果实在忍不住,那我建议你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你只要远远地看着,避免他偷懒就可以。
一个习惯一旦养成,想要改变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因为过程中会遇到特别多的阻碍,想想身边那些时刻抱怨抽烟不好,却怎么也戒不掉的人吧,不是因为他们意志力差,而是诱惑太多,我身边很多戒烟失败的例子,往往就来自于旁人递过来的一根烟而已。
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小孩子,他们本身自制力就比较差,凡事都需要有人在旁边监督,父母是孩子法律意义上的监护人,也是守卫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什么会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非说学校的老师无能,而是孩子的多数行为都是从父母这里学来的,比如脏话。同样地,当父母能够耐着性子,忍住不说,把孩子的每次作业看成考试,而非单纯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养成习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之后你再帮助讲解,你会发现不但孩子写作业的速度提高了,你也会轻松很多。
不少大人抱怨孩子上学,父母辛苦,我发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些大人过于用心,明明可以让孩子安静地写作业,却总要在旁边指指点点。想象一下,你作为司机,你希望坐在副驾驶的那个人总是对你指手画脚吗?想想就烦。
想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原来沉默真的是金。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明天会继续和你聊下关于孩子学习成绩的话题,至于聊什么,先留个悬念,你不妨猜猜。
题图摄影:rawpixel
题图授权基于:CCO协议
【惊喜一刻】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但同时也很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