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旅行·在路上散文

寓大巧于平凡,藏明珠于深山

2019-06-07  本文已影响46人  兰希子

     

寓大巧于平凡,藏明珠于深山

      初识古镇桥墩,小桥流水,青山绿水,相依环绕。一条远看银蛇般的公路依山环绕,满眼翠绿。依山而建的民居,镶嵌在一遍绿的海洋中,和谐宁静。作为一个远路来的陌生人,我慢慢走进桥墩,脚步因她的纯朴而停留,那种纯净的秀美恍如隔世的感觉深深震撼了我,仿佛时光进入了另一个隧道,另一方世界。

      桥墩的古朴,走进碗窑便能感知时光的停留,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墙一院完全让人感觉进了另一个时空,石头砌的房子院落、台阶,无一不在诉说着人们曾经的时光,那么慢那么悠闲,长长的巷子飘过多少人记忆中的乡愁,你可以遥想谁的童年在追逐,谁的父辈在挑担,破旧的老水车惊艳了时光,袅袅炊烟,日出而作日落而栖的日子静静流淌,所有美好时光都存在碗窑的记忆里。一辈又一辈人走在石台阶上,居住进古老的吊脚楼,守候着这块处子之地,远离了外界的纷纷扰扰。

      这古老沧桑又纯净如玉的碗窑在上百年后,再也没能隐藏住她美丽的容颜。当一群游客发现之后,人们惊叹她的与众不同,是的,这里有浓浓的书香味,有文人墨客向往的悠然南山,有石头堆砌的院墙房屋,有古朴的吊脚楼,有遗传千年的手工制碗技艺,有纯粹的美味,还有有一群勤劳执着的人们,他们守着这座平凡的山,如同守着被上天遗落的一颗明珠,碗窑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璞玉,深情陪伴了人们那些艰难而又美好的岁月。

    没有了碗窑,桥墩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灵魂的风景是不值得人们留恋的,更多的人在碗窑里找到了岁月的痕迹,找到了人们灵魂的寄托,外界风云变幻却丝毫没有改变这里的宁静,这是怎样的一种藏拙?古人欣赏“大象无形,大音唏嘘,大巧若拙”,碗窑用宁静淡泊阐释了人们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如明珠般照亮这一方净土,也照亮人们的心灵。

    古镇桥墩养育了勤劳的人民,而玉苍山和碗窑则是桥墩的脊梁,默默守护着臂弯中的人们。每年春夏之交,你看那满山遍野的杜鹃怒放,那是玉苍山人们的热情,一条廊腰的公路盘桓而上,满眼的杜鹃让你目不暇接,更为奇妙的是远处山上迎风转动的风车,忽远忽近,若有似无,多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在向心爱的人儿招手啊!那么多的期盼,那么浓的情意让人如何拒绝?那漫山遍野的杜鹃就是穿着美丽嫁衣的姑娘,在深情等待着她的情郎。养在深闺,秀美灵动的美人令多少游客不禁回眸,那一抹鲜艳欲滴的红又怎么不是爱人心上的朱砂痣?玉苍山的美在其清秀俊美,飘逸空灵,当你在她的怀抱看日出看云海,看风车,看杜鹃时,你就会忘了人间天上的界限,你就会留恋这里的一草一木,她会让人迈不开离去的脚步,谁也不能拒绝如此美丽多情的女子!而在悠长的岁月长河中,陪伴他的还有一条美丽的玉龙湖,蜿蜒曲折,流水潺潺,清翠如玉。山水相依,宛如一对深情的爱人。

      相比碗窑,玉苍山更像一个粗犷野性的男子,其险峻,其雄奇也只有到过的人才能领略。山间怪石林立,山路陡峭,小道弯曲,鲜有人至。倘若你没有足够的意志和胆量,是不太可能征服这样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儿!桥墩人们多少年来就一直受这玉苍山和玉龙湖庇护,就是这铁骨柔情的爱人静静守护着桥墩,让这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也让这里的人们生生不息沐浴恩泽。

        豪华落尽见真谛。世人心思巧黠,满世界高楼森林,灯红酒绿。在一场场豪奢的盛宴中人们视觉疲劳,心灵疲惫。人们开始寻找自己内心深处的风景,而桥墩就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灵解语花。是的,她朴素,却不失兰心;她沧桑,却不失深刻;她美丽,却不失纯真。真正的美,无须向世人炫耀,而是静静等候人们的心之所向,无需多言,却又永远钟情。

    美丽的桥墩,就是那一场盛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