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点的图书馆

2023-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荷处惹尘埃

最近挺闲,下班早,引起了我这个老打工人的警觉,大约是被PUA惯了,不加班反而不正常,总有快失业的感觉。

管不了那么多,天若要塌,也不是一个蝼蚁能左右的。

下班早就去玩呗。

去哪,无非是商场、图书馆、夜市……财力有限决定了我的活动范围也有限。

就去图书馆看看吧,六点多下班,吃了晚饭,搭了半个小时公交,到了我很久没去的图书馆。

馆内灯火通明,观察了一圈,每个桌子都有人,有些人家伙什很齐全,书和资料堆成山,看着像蹲守了很久似的,这种应该是考证的,想想自己真无知,怎么就没想过考个证,白白蹉跎了时光。

图书馆9点半关门,这个时间没空看大本头,只能看看杂志,我就去了杂志室,挑了一本《读者》。

因为它最通俗易懂,看得快。

我高中时最爱的杂志一是《读者》,二是《青年文摘》,每个月出了新刊,我买《读者》,同桌买《青年文摘》,看完再交换看,这样能用一份钱看两份杂志。

那个时候《读者》是5元一本,大概是我一顿饭钱,省一省买得起。

还有的杂志比如《故事会》《今古传奇武侠版》,我也爱看,但都买有点吃不消,只能厚脸皮找同学借,借了还要偷偷看,老师不允许我们看这些闲书。

好在我一直对琼瑶郭敬明不感冒,不然又多了烦恼。

那真是一个求知若渴的时期,现在信息大爆炸,反而丢了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只喜欢看些直冲大脑的短视频。

话扯远了,我拿了杂志,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准备开看,打算花一个半小时把60多页全部看完,又不是什么艰深的专业书籍,应该能达成。

哪知道实践起来完全不对,注意力已经被破坏,看闲书竟然也有点看不进去,思路频频神游,一会儿看看手机购物车,一会儿觉得旁边喝水翻书的大叔太吵,总之心里烦躁得紧。

索性放弃了目标,看到哪是哪吧。这样一摆烂,反而能看进去字了。

《读者》还是那个调调,一半鸡汤,一半伟光正,对于历经沧桑的我来讲,属实有点幼稚,但回过头想想,也是它给我的性格打底,才让我这些年不至于因为生活的困顿丧失做人的基本品格,它的积极乐观也给我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无论多么落魄,我总能在短暂的失落后,重新找到出发的勇气。

看了一会儿书,时间有点晚,该回家了。

周围的人似乎都没有动身的样子,他们不上班吗,是在这里努力寻找出路吗?

不知道,等我泡在这里的时候也许就知道了。

我带着疑惑离开了图书馆,冷风呼啸,馆外的凛冽和馆内的暖意形成了鲜明对比,我打了一个寒战,回头看了看依然明亮的图书馆,它静静肃立着,像一个外冷内热的严厉老师傅,给四面八方的成年人提供着短暂的避风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