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的是知识,留下来的是素养”
今天翻看做过的笔记,看到自己写的这样一句话“教的是知识,留下来的是素养”。我们总是会用开车来比喻核心素养。如果仅仅是教会了开车的技术,却没有传授关键能力——安全驾驶的本领,也没有必备品格——礼貌行车,而且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尊重生命。“马路杀手”已经不足以形容了~
爱因斯坦说:“教育,是人们遗忘了所有学校灌输的知识后,仍能留存的东西。”
三流教学教知识,二流教学教方法,一流教学教素养。老师们,我们教学时不但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我们要仔细思考、品味所教学科高层次学科素养,分析其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并尝试着力将其落实在日常教学中。 ——赵希斌《魅力课堂》
今天在六二班上课,正给孩子们讲度化,让孩子们观察图片,这个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想起:老师,马XX说Sarah身上穿着黑丝。听到这句话,我怒了,天天这学生嘴里说了点啥,噼里啪啦把马吵了一顿。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在课堂上说出和课堂无关的话,也不是第一次出现不和谐的声音,甚至他也不是第一个在班里说脏话的人。有时候上下课,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嘴里说一些不合适的话:妈了个逼,啥啥的这种话更是脱口而出。下课的时候孔尚X和他的同桌俩人不知道说啥,孔说了一句:吃你M的屎,我甚至都可想问一句在家是不是吃多了。
知识没有学会多少,但是脏话倒是比泼妇还能说得出口,我觉得如果站在街上这帮孩子和别人对骂,路人都骂不过他们。“黑丝”这个词从哪里学的,毫无疑问,网络上,一些乱七八糟的话从哪里会的,也许是家里的大人无形中教的,也许是听别人这样说自己就记住了。会很奇怪,为什么老师在课堂上千叮咛万嘱咐的一些知识他们就是记不住,但是废话倒是记得非常快,哪怕是那些学习能力低的孩子,他们这方面倒是发展的很好。
我们究竟教了什么?无疑,没有哪个老师会在课堂上教孩子们如何骂别人的,我们肯定都是希望孩子们能多学点文化知识。但只有知识吗?我想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孩子是有思想的人,但是知识可以教,思想不是教出来的,一个人的素养也是教不出来的,而是“育”出来的。知识归根到底是为人而存在的,只有充分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和精神意义,才能让教学从知识导向走向素养导向。
叶圣陶先生在《如果我当教师》一文中说:“我绝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自然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每门功课犹如车轮上的一根‘辐’,许多根辐必须集中在教育的轴上,才成为推进国家民族的整个轮子。”我们的教学必须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明确教学方向,真切懂得“教育必须首先要去培养一个人,然后才是培育一个律师和医生,而不能相反。教育最终目的是人性的实现,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把人变成工具”的道理。
反观我们周遭的教育环境,“教得多”而“育得少”的现象屡见不鲜。课堂上,老师们往往声嘶力竭地传授知识,而不少学生却显得无动于衷;试卷如潮水般涌来,资料堆积成山,学生们在题海中苦苦挣扎;课余时间被作业和习题牢牢占据,周末也被从早到晚的补习班塞得满满当当。学校、家长、教师仿佛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紧紧束缚住了孩子们的童年与青春,甚至不惜以牺牲他们的健康、幸福、快乐和品行为代价,来换取那所谓的高分。分数逐渐被异化,个性也在无形中被扼杀。
究其根源,这在于许多家长、学校和教师眼中,只有教学任务和教学成绩,却忽视了那些活生生的人。他们忘记了,人的素养并非单纯通过教学就能培养出来,而是需要在教育的滋养中逐渐成长。教学所能传授的,多半是外在的知识和技能;而真正的素养,包括内在的能力和品格,却是在教育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
目前,我们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正是“教得多”而“育得少”。知识作为工具和手段,反而被当作了教学目的,被绝对化和神化;而能力却被弱化甚至边缘化。多年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出“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的深刻见解。他认为,教育之所以不是工业,是因为它面对的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体,不能像生产线那样统一规格、批量生产;而之所以是农业,是因为它需要按照季节的规律来播种,遵循孩子们的成长规律,让每一颗种子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自由生长。正确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就如同农民手中的锄头和农药,帮助他们除草打虫,让他们在不同的季节里发芽、开花、结果。
因此,知识只是学校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一个“阿基米德点”,它既是基础也是起点。我们的教育应该着眼于人的素养的长远提升,不仅限于近期学到的知识,也不止于眼前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既有深厚知识底蕴,又具备高尚品格和卓越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