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活着?

2017-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恣意

今日,偶然读到一篇关于托尔斯泰思想的推文,惊奇地发现,我与他竟有过相同的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才能使人获得幸福?这或许也是每个人都曾思考过的问题吧,只是这种问题在有的人的脑子里仅仅是如流星般一闪而过,而在托尔斯泰这里,它停留了,而且是停留了一辈子。从托尔斯泰5岁开始就种植在他心中的小绿棒,久久陪伴他直至他与世长辞。

“征服世界,获得全人类的爱戴,取悦所有人,无疑是获得幸福的秘钥。”一开始,托尔斯泰追求声望,追求完美,可是当制定计划并不是最艰难的部分时,现实告诉他,完美是不可能的。在一项项计划破灭后,托尔斯泰挣扎着寻找新的出路。

也许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艺术是他生命的意义,但是,身为一个“天才艺术家”,他也曾对艺术作出怀疑。“艺术不是真理,艺术是谎言,而我不能爱美丽的谎言”这是参加完战役后的托尔斯泰,谁是反派,谁是英雄,在战争的地狱中,除了暴力什么也不是,有疑问总是好事,托尔斯泰敢于发问,敢于挑战,甚至经常与自己作斗争。他开始反思战争和道德人性,尽管《童年》已使他大红大紫,仍无法解决他在思想上的困惑与矛盾。

让他重新相信艺术的,是她。让他感受到爱的,也是她——与索菲娅的相爱,结婚,让34岁的托尔斯泰终于找到了幸福。安居庄园,他完全丢开对真理、人生的思考,代之而来的是追求家庭生活的完善。爱情的守护,让托尔斯泰在艺术的世界有了一个托庇之所,在此,没有一个人感到惶乱。

然而,将爱情的美好宫殿摧毁的,是死神的威胁。如果人会死亡,生活有终点,那么爱的意义何在?既然一切都会死亡,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生活如此痛苦无聊,为何不去自杀?托尔斯泰继续探索真理,审视生活。我也曾如这个迷茫的生活者,贪婪地翻阅关于生死讨论的哲学书。同样的,我们都未曾得到答案。其实,新的问题的出现是会推进人更进一步的。因为在死亡面前,不论是周遭的期待、自尊心、羞耻心或害怕失败的恐怖等,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将会烟消云散。剩下的就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死亡来临的时候,会把所有不代表真正的我们的东西席卷一空。

纠缠于死亡问题,托尔斯泰又向生活求问,观察别人的生活。

经过苦苦思索,他的思考开始走近宗教,在一个平凡的早春,他终于确定,认为只有蕴含宗教意识的作品才堪称伟大,而艺术应当铲除强暴,其使命是要使天国,即爱,来统治一切。但这种爱绝对不是大而空的抽象之爱。

他反对小说,是因为他追求真实,他追求真实,所以向生活求问,可是我认为,求助宗教或许与真实有点背道而驰。当然,这也许只是托尔斯泰苦苦思索未果的一个小憩的借口,“上帝”“上辈子”“来生”,借助幻想表达意义,真是不可思议!但并不一定要反对,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有时不得不承认,宗教使人虔诚。在此,你也可以天马行空,编造一个生命的意义。在时代上,我是比托尔斯泰幸运的,如果他能生活在21世纪,更多的科研成果也许会给他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意义感的本质,是我们能感觉自己和未来,和他人,和更大世界有联系。我们能感觉到,自己是更宏大而有序的整体的一部分。时间轴上,连接现在和未来的,是目标。人际关系上,连接自己和他人的,是爱。托尔斯泰有句话对我启发甚大“人是靠爱活着的”,爱是生活的意义。也许于宇宙而言,人的生命很渺小,不过沧海一粟,但是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我们不该站得那么高,既然我们拥有活着的权利,便需好好把握。

“生命本无意义,我们得赋予它意义”。但是,没有一项生命的意义能够适用于适用于所有人,生命的意义是每个人赋予自己的人生的,做好准备去寻找自己的生命的意义了吗?想要知道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意义,认真感受生活是唯一的途径,因为在你的生活里,你是最强烈的感受者,无可代替。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愿我们都跟托尔斯泰一样,是一直在真理路上寻找的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