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7】语言的魔力之破解“应该”
这是2019年3月28日“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第10.3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替换掉“应该”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点:
【昨日回顾】
1.1 多用积极思维,拒做“预言家”,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
1.2 不要做自以为是的读心,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多做几种猜测,有机会的话当面确认或自己验证。
1.3 通过破解读心术和预言家,改变自己的消极思维模式,甩掉消极思维模式的包袱,转换到中性思维模式的状态,使自己的思维更加客观和理性。
1.4 如果发现我们忍不住以不好的情况猜测他人时,就可以采取只讲事实+询问的方式当面验证,或自己多想几种可能,进行验证。避免以消极的思维揣测别人,从而提高办事的效率,焕发自己的心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
【今日新知】
1.5 权利——你享有选择做与不做某事的自由,并享有选择在何时去做的自由。
义务——具有约束力,必须要去做。
权利值得被每个人尊重。
【what】生活中我们常用的义务就是“应该”二字,如:“我应该学习好”,“我应该有更多的钱”,“他应该……”等等。当每次想说出“应该”二字的时候,检视一下“这是一个义务还是一种权利?”
应该具体又分为真应该和假应该。
真应该包括:法律规定的义务(如依法纳税),合同约定义务(如:按合同约定付款),道德义务(如孝敬父母)
假应该:如“30岁了,应该结婚了”,结婚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权利;如“我是个好妻子,丈夫就应该爱我”,这不是法律义务,也不是道德义务。
【why】用应该会给自己造成一种压迫感,没有选择权,失去了感恩之心,而法律层面的应该非常的少,用“可以”或“最好”替换掉应该既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他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选择的路负责任。用最好或可以是把命令换成了建议的方式,也更够被对方所接受。
【how】替换“应该”的做法
1)当他人对你使用“应该”时,可以明确告知对方,这是你的权利,用权利替换“应该”。如家人催婚,可以说“结婚不是我的义务,而是我的权利”。
2)当你口头要求他人“应该”做某事时,使用“最好”、“可以”等替换“应该”
3)当你心中认为他人“应该”做某事时,使用“如果……会更好”替换“应该”
很多的应该是作为“信念”藏在心中,未必说出口的,如原本想“我是个好妻子,丈夫应该爱我”,现在可以这样想“我是个好妻子,如果丈夫爱我会更好,但他依然有选择的权利,若他不爱我,我也可以随时离婚,去寻找我的幸福”。
2.我在实践中的亮点:
1)昨天认为近期起床动力不足,总觉得很累,想睡回笼觉,于是想到用早起三件事来改善下,锻炼10分、复盘15分、听课30分,并且为每件事设定了预估的时间外加5分钟的休息时间,实际上完成了2件事,在听完今天课的时候觉得被戳中了,记笔记实在跟不上,就开始要写实践日志,时间就超时了,没有做锻炼
2)写复盘时,有一个是针对晚上时间的优化,在吃饭时会看综艺放松,一看就容易上瘾,停不下来,以前会觉得说“我应该先洗漱”然而实际上没做到过,每次都是拖到最后洗漱,打卡时间也会相对的晚,而学完今天这个之后“我最好先写日志打卡,再洗漱,最后看剧,这样就能到点安心去睡觉了”。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