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什么?
过年是中国人最大的仪式,也是最大的集体潜意识。
那么,仪式感是什么?
我认为仪式感是记住。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过得平平淡淡,但是总有那么特殊的几天会不平凡,需要我们记住。比如:生日、结婚纪念日,我们亲人去世的日子。而这些需要我们记住的事件,要变得不一样,就要举行仪式。
在过去,远古时期有祭司,他会让我们记住重大的节日,会举行盛大的仪式,所有的族群里的人都要参加。通过这种形式记住。
在封建王朝,国家祭祀也是如此。最隆重的莫过于新皇帝的登基大典,每年春节的祭祀,还有战胜了敌人开疆破土而举行的庆功宴。
至于我们现在为什么会重新提倡仪式感?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
越来越好是说我们原先的日子过得并不好,现在过得好了。一开始还觉得很神奇,比如在我小的时候能够吃顿水饺,只能在过节或者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而现在你想吃就可以天天吃,甚至现在都吃吐了。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的生活过的非常缓慢,每天和昨天、大前天,明天、后天都是一样的,甚至一直到死也不会有大的变化。而现在的节奏太快了,你今天不知道的东西,明天遇到了会很高兴,刚想要好好的和它待一会儿,认识它,记住它。没想到转瞬之间它就消失了,过时了。有了更好更省的方法、事物出现了,把它替代了。它已经变成了老旧的事物了。
而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法记住或者举行仪式。
现在我们重提仪式感,实际上是因为孤独,是想记住美好的事物,也想自己在别人的心中留下记忆。
文天祥做诗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想把自己留在史书上记录下来,而我们平常人只是想记住美好的生活,也能够在我们亲人的心里留下记忆。
这都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怎样在别人的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
不为眼前利益所迷惑,做好长期有价值的事情。
而这就需要“认真”二字。
认
认准一件事,做好一个领域,一个行业。
做正确的事,把事做对。
真
能够通过现象看清本质。
能觉知,能够做到。
人对事物的快慢感知是不同的。
别人的评价是别人的评价,自己要知道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做好自己愿意做的事,过自己愿意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