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藤野先生》中的细节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院的留学生活,赞颂了藤野严九郎先生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平等相待和诚挚的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精神。
其中的一些细节十分值得推敲。
开篇提到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观赏樱花,这是一种讽刺的写法。樱花这个意象,是当时“大日本帝国”、“国威”、“强国”的象征。中国人观赏樱花,正是一种屈服于他国国威,麻木不仁的表现。作者对国人的这种行为表示讽刺和失望,这也符合他表达爱国主义情怀的写作目的。那作者为何发出“东京无非也是这样”的感慨呢?在《藤野先生》的前一篇《琐记》中他这样写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所以,见到东京也这样乌烟瘴气,作者便失望地慨叹。
文中接下来写道“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由此可见作者对“日暮里”这个名字印象非常深刻。日暮,日薄西山,夕阳西下,是一种凄凉,残败的景象,给人一种孤独感,寂寞感。同时,“日暮”一词也像极了当时中国列强当道,山河破碎,摇摇欲坠的情景,令作者不禁扼腕叹息,同时也引起了作者对祖国的深切忧思,于是他把这个细节写进了自己的作品里。
“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水户”又是一个令作者印象深刻的地名,作者特意提到朱舜水先生,表露了对他长期坚持反清复明活动的景仰之情。当时作者也参加了以“灭满兴汉”为口号的光复会,作者的爱国情感从这一细节里自然流露。
其后写道“‘我’在仙台颇受优待,但生活很是艰苦”。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 操心”;而生活依然艰苦,“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 多”,睡觉时“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 两个鼻孔出气”,住的“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后来 “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作者虽然在仙台颇受优待,但他觉得只是“物以稀为贵”,这是他作为一个弱国子民自卑心理的流露,是弱国国民的辛酸,但是, “居然睡安稳”,“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 因为可以“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作者不认为生活艰苦,因为他可以学到救国的本领,这样一切的苦不算苦了,他的爱国思想由此自然流露。
而作者为何在怀念恩师的文章里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也值得思考。
作者鲁迅多半是有一种负疚感的。他认为藤野先生帮助自己的动机是“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然而作者却最终弃医从文了,藤野先生也是感到悲哀的,这也使作者的负疚感加重。正是这种负疚使他的爱国忧思和他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感激与怀念产生了深度关联。“我”因为爱国,所以不得不弃医从文,离开藤野先生,但是离开并不代表不怀念,作者时时想起先生,时时写一些针砭时弊的文字,以这种别样的方式向先生展示自己没有虚度光阴,希望先生原谅自己的“逃离”。由此可见,“我”的爱国忧思也是为了衬托藤野先生的形象,并抒发对他的怀念。
综合以上,《藤野先生》一文中的大多数细节都为中心服务,起到了塑造藤野先生形象,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