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要有“体用”之分
马克思在观察物质经济发展规律后,提出了“当物质极大丰富之后,会出现共产主义”的观点,在这种社会状态下,人类将不会再有饥饿、贫困等悲惨状态,而是人人生活一样美好,这一伟大目标引导着无数人为此而奋斗终身。
但是我在现实中观察到,当人们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物质经济上时,会出现心灵上的贫困,一方面物质极大丰富,一方面心灵空虚苍白。比如说人在世间生存,衣食住行四大件是必须要满足的,但是当富裕到一定程度时,想穿什么就有什么,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地方都买有别墅,豪车要买好多辆,然而即使物质上丰盛如此,这些人却并不感到满足和快乐,还想要有更多,从而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忽略了马克思还说过精神文明也要极大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初期就反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然而经济建设容易下手,易出成果,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慢,不容易看到成果;结果一段时间后,慢慢大家就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对传统文化持批判大于继承的心态,所以导致精神文明建设不好下手)。
当我开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以后,慢慢开始理解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马克思是德国人,在德国人的思维里,世间一切都是物质,人也是物质构成的,人的心灵需要是物质需要的延伸,因此满足物质需要是最重要的,他认为在物质极大丰富以后,人类的心灵自然会富足。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是“心物一元”,即心与物本是一体,不可分割。同时古人也认为人的心灵需要比物质需要更重要,因为一切物质都是为了心的需要而存在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 中更关注内心的修养,认为物质能够满足生存需要就足够了,不需要再拥有更多,多余的物质财富应用于分享而不是占有;我国著名诗人、革命烈士殷夫(白莽)翻译过一首诗,并以此明志,使之流传千古:“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这首诗里更是简明扼要的表述了人的心灵需要是凌驾于物质需要之上的。
如果一个人的内心认为物质需求是最重要的,那么他就会以追求、占有更多的物质为生存的动力,他甚至可以完全地摒弃心灵需要,这样的他会越来越不喜欢分享,甚至想拥有整个世界,而让他人寸瓦不留;如果一个人认为心灵上的需要是最重要的,那么物质需要就是次要的(但不是完全不需要,否则人就死了),心灵上的富足是他追求的目标,这样的人就会以帮助他人为快乐,以分享一切真善美为快乐,甚至会牺牲自己来成全他人。
所以,既然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那么就应该有体用之分、轻重之别: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体),以西方文化 为辅助(用),这样每个人心灵都是快乐自足的状态,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质就能够快乐地生活;如果以西方文化为核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辅助,甚至抛弃东方文化,必然会出现上面所说的现象,一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拥有大部分的物质,而大多数人物质极其匮乏,生活难以维继。
备注:传统文化中心的概念,是非常复杂的,包含很多个层面;其中一部分包含了西方人所理解的心的功能,就是认知与思维,然而还有更多的内容是西方人当时尚未触及的层面,比如说感受与觉知。我们都知道一种物理现象:热胀冷缩,如果你仔细思考,为什么物质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它怎么知道外面热了还是冷了,从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呢?或许有人会说,因为能量增加或者减少了呗。同样的道理,它怎么知道外界能量增加或者减少了?无论如何解释,这种理论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物质既然是死物,它怎么会感受到外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