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十八章之大仁大义

2021-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欣婷妈妈

这一章行文很短,但是让人却能一下子想到很多事情,引发无限遐想。

应该说人大都是不缺乏仁义的,所以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老子一向提倡子孝父慈,夫妇和睦,他也不过是想证明六亲不睦就会奸臣当道,国家昏乱的观点而已。

为什么会六亲不睦?

六亲不睦是人太聪明了的结果,人呀一旦聪明起来,就会滋生私欲,当私欲得不到满足了就会发生矛盾和斗争,而斗争必然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宁,于是就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来规范人的思想行为,譬如,做儿女的应该孝顺父母,做父母的应该疼爱孩子,但是光有标准没有行动也是没用的,这得去践行,老子说,人世间的道被人为地废弃了,所以人们才会制定礼仪,使之规范,想来是不是怕乱套呀,可是也样以来结果就有了虚伪和奸诈,高低和贵贱。

人类太复杂了,人类是由大道生成,但是随着智慧之门的开启,人变却得狂妄自大,唯我独尊起来,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本源,不再遵循自然大道,甚至变得开始漠视大道,离大道越来越远,甚至到了自取灭亡的境地。

于是,仁义志士站出来力挽狂澜,令后人无限崇敬,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黎紫檀,真正的救世主一样的人物就出现了。

记得小时候听岳飞抗金的历史故事,他一生戎马倥偬,为恢复中原,骁勇善战,虽屡次三番遭到秦桧算计,仍然不惜一切抗金,不贪财不惜命,为保太平久战沙场,竭力践行心存大道之举也,真乃“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于既倒”,(出自《论语》),这般的仁义英雄,却没能战死沙场,秦桧是卑鄙小人,他的行为见不得光,是掩盖在虚伪的外衣之下的“伪”。

大智大勇,大仁大义。

三国四十三回: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

世事多变,人心难测,远伪人,亲仁义,多行不义必自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