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问题
太傻说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观点,确实有点难以接受。怎么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呢?
其实太傻说的是所有自己认为这是个问题。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反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会觉得这是个问题。
所以每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不要先想着怎么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我们试图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时,又会出现了新的问题。这就是我们“行为主义”的思维模式导致的,总是想着先行动,先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在解决问题前,想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觉得这是个问题,说不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就拿孩子的学习来说,我觉得孩子成绩差是个问题。而孩子一开始他是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依然每天乐呵呵的,直到身边所有人都跟他说在“你要好好学习”,“这么简单的题目怎么还在错”,“为啥别人能考那么好,你怎么考得这么少”……听得多了,孩子自己就觉得这是个问题了,他会害怕,会焦虑,会担心。也试图去努力,可是越努力,就会发现问题越多。最后弄得心力憔悴,成绩还是和原来没有多少区别,也许有点进步,可是还是不能和别人比的。
既然如此,难道面对孩子成绩差,他自己不知道努力,成天乐呵呵的。看着就心烦,总感觉要做什么,不然我们自己就会焦虑,所以对孩子耳提面命,对孩子严格要求,孩子稍有反抗,我们就会发火生气,甚至打骂。弄到最后大家都心力憔悴。
所以我告诉自己,都是自己的问题。儿子成绩不好,本来和我关系不大。但我却认为和我有关系,我没有好好教导他导致的,如果我看好了,教导好了,儿子的成绩就一定能好吗?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吗?我知道如何才算教导好了吗?
其实我什么都不知道,很简单,因为我做了很多努力,逼迫儿子也做了不少努力,结果却并不理想。
是时候停下来,想想太傻的指导了。也什么我会觉得儿子成绩差是个问题?我有没有做好自己?与其在儿子身上胡乱的使劲儿,还不如回归自身,做好自己。
言传身教,总是好过命令式的说教。所以不用伪装,也不要为了做给儿子看而做,因为那样也做不长久。我希望儿子具备的能力,我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个能力真的对自己有用吗?思考的点在自己,而不是儿子。我自己真的想这样做的,那自己就先做到。
比如我希望儿子爱上看书,尽管我觉得自己是个爱看书的人,可是和儿子在一起,我一边在心里埋怨为了指导儿子的学习,而耽误了自己看书写作的时间;一边还惦记想写的东西没有写。最后是儿子也没指导好,弄得一肚子火气,自己的事也没完成。
其实我只要注重我自己的事就好,跟儿子讲清楚,自己的事自己去完成,爸爸也有自己的事要去做,等我的事造成了,你的作业也差不多了,我再指导一下你有疑惑的地方,就可以了。
其实真正要教给儿子的是做一件事的专注力。我能够长期的做到,那儿子他自己也有他的路可以做到,不必担心,也不用恐惧。记住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